对于据守,虽然形象,但威力是否不够?是否无法衬托曹仁防守能力?由于不讨论平衡性,因此暂不讨论此点。
另,演义很多时候会曹仁曹洪、张辽徐晃的提出。但其实曹洪远不及五子和曹仁二夏侯等,因此设计者选将还是有所斟酌的。
张辽
魏前将军,五子之首。张辽在吕布手下时,前辈高顺,指挥陷阵营七百人,所向披靡,此时的张辽,似乎没什么闪光点,投降曹操后,事迹多起来了。演义中有关公屯土山,张辽前往说降。而三国志则是昌晞被夏侯渊所围,张辽前往说降,事后,曹操还不同意,说这样太危险,担心张辽危险。张辽事迹不少,当然最为人乐道的就是“威镇逍遥津”。
突袭:
突袭是摸人家牌,技能简洁实用而经典,基本就是顺手牵羊的加强版,此技能与历史(或演义)贴合度不高,但勉强说得过去。原因:张辽以八百对抗孙权十万,真打起来不可能赢。演义是张辽先使乐进诈败引孙权过来,然后断桥再伏击,三国志则只是张辽以攻为守,不等孙权来攻城,反出城攻孙权营寨,使吴人夺气。
而技能“突袭”夺得的大多是别人的闪和桃,通过“进攻”,反使张辽自己防御力加强
典韦
典韦并非能别统一军的大将,充其量与许褚一样只是曹操的保镖。可能是出身低微,即使连三国志也没有留下他的表字。
强袭:
技能的名字本身找不到出处,技能的内容却与历史有较高的贴合度。在战吕布时,手飞十余戟,无不应中。于是此处,典韦飞装备牌出去就能强制命中,但却有攻击范围限制,回顾历史也是,贼来十步,典韦不理,五步,也不理,待得士卒曰:“贼至矣!”,典韦这才回首飞戟,无虚发。果然是受到一定的攻击范围限制。
典韦最后为曹操牺牲,挡在门前,不顾受伤。技能表现为自伤一血,敌伤一血。
许诸
许褚同样是曹操的侍卫,只是命更长罢了。典韦能吓退吕布,许褚也能震慑马超。
裸衣:
三国演义其中一回便是“许褚裸衣斗马超”,说的是他俩打得兴起,许褚便脱了上衣,继续战马超。可惜历史上并无此事,只是马超问曹操:“虎侯在吗?”曹操便指了给他看,马超望了望许褚,竟然不敢动!
技能上于演义贴合度很高,以前是少摸两张,其实不好,因为许褚也是脱了上身的衣服,下身还是有的,因此少摸一张最形象。
荀彧
曹氏集团首席谋士,堪比张良萧何的智者,统筹曹氏后方,战略大方向把握得当,后勤供应万无一失,自身德业清高。连司马懿都对他推崇备至,常称:“书传远事,吾自耳目所从闻见,逮百数十年间,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
驱虎:
取自演义中驱虎吞狼之计。荀彧先使二虎竞食之计,诱使刘备杀吕布,刘备不受,又使驱虎吞狼之计,就是用天子命令使刘备攻袁术,然后徐州空虚,诱使吕布攻刘,此计遂成。
游戏中驱虎技能有点像借刀杀人,实际演义上也像。至于拼点,那就是游戏上的事情啦。
节命:
这个技能无论名字或者内容都难以与荀彧的具体事迹对上,但却又似乎是对他的悲剧结局作一个总结。很多学者都倾向于荀彧是曲线救国。汉朝将倒,是时仅曹操是有志向、有能力挽救残汉。因此荀彧只能选择他,攻灭群雄,但随着曹操本性逐渐流露之际,曹荀之间的矛盾亦逐渐加剧,终于,曹操要当魏公,踏出篡汉第一步(其实赤壁前废三公,自当丞相总揽一切已经是第一步了,只是尚未挑战皇权罢了),荀彧退无可退,毅然反对。看似无奈的自杀,实际上是慷慨就义。
荀彧死,第二年,曹操再无阻碍,荣登魏公。而“节命”技能则为伤一血让人补满手牌,颇有此意味。
至于曹操和荀彧倒不一定是绝配,只能说是一个中等的配合,当然啦,这两个人后期交恶嘛。反而荀彧和刘备是一个很好的配合,刘备要复汉,荀彧也要复汉,荀令君死前是否后悔了呢?不过话说回来,或许在荀彧眼中,刘备只是一个地方政权,反贼一名而已。
郭嘉
此君作为曹魏军师,委实鬼神莫测。荀彧极少对战术发表意见,他自己也甚少随军,荀攸与程昱则主要负责战术的建言,仅偶尔对战略发表意见。而郭嘉则无论对战略或战术都有不少的建言。战略上对孙策袁绍的判断等,战术上则是水淹下邳等。对于曹操宿敌刘备的处置,则明显高于程昱。刘备来投时,程昱则已看穿此人的厉害,劝曹操杀之,而郭嘉则同意曹操意见,不能杀。待日后曹操欲放时,程昱固然不同意,而郭嘉也不同意:既不可杀,又不能放。水平高程昱一筹!
天妒:
三国杀游戏中有一独特概念:判定。许多人说三国杀取自BANG,不知道这个也是否借鉴还是独创呢。判定,也就是运气、命运。也就是OL上司马懿念念不忘的“天命”。
这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