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龙旗舰队> 李鸿章S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李鸿章S(1 / 11)

1.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快速导航

光影集锦关系表

中文名 李鸿章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823年2月15日(癸未年)

职业 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

主要事迹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参与洋务运动

朝代 清朝

追  赠 太傅

别名 李中堂、章桐、号少荃、仪叟

出生地 安徽合肥东乡(今瑶海区)磨店

逝世日期 1901年11月7日(辛丑年)

代表作品 《李文忠公全集》

历史贡献 积极倡建近代海军、建立北洋水师

历史地位 政治家

谥  号 文忠

2 人物简介

李鸿章(1823—1901),又名章铜,字子黻,又字渐甫,号少荃,又号仪斋,晚年自号仪叟。磨店乡群治村人。李鸿章祖上原姓许,因舅家李姓无嗣,李鸿章八世祖迎溪遂兼祧许、李二姓。

李鸿章少年顽皮,喜养雀,稍长颖悟过人。六岁始师堂兄李少岚就读,后从当地名儒周先生攻读四书五经;十**岁便成了府学廪生。道光甲辰(1844年)开科,鸿章参加顺天乡试,中第84名举人;道光乙巳年(1845)至京,其父把他举荐给曾国藩,曾见其英俊聪慧,能倒背《春秋》,大爱之,授以义理经世之举;道光丁未年(1847)会试,鸿章应试中第25名进士,殿试二甲,朝考一等,授翰林院庶士,时与郭嵩涛、沈葆祯、李宗羲被称为“丁未四君子”。

3 人物生平

咸丰三年(1853)六月,皖抚命鸿章率领合肥团练八百及练勇一千五百人协守东关,招集当地练勇抵御,于裕溪口打败太平军,是其建立战功之始,赏六品顶戴,戴兰翎。

咸丰四年元月,太平军结集和州、含山,皖抚福济又命鸿章率领团练配合副都统忠泰,会同庐凤、张光第分攻,是年克复含山,受赏知府衔,换戴花翎。

咸丰五年五月,太平军忽至巢县柘皋,和春拨黑龙江马队五百名、川勇五百名归鸿章统领解柘皋之围。十月,率团练协助总兵郑国魁攻克了庐州府,奉旨记名以道府使用。

咸丰六年,协助郑国魁攻占潜山、巢县、无为、和州等城后,赏加按察使衔。八年十二月鸿章至江西进见曾国藩,留军营草拟文稿、奏章,襄办营务。

同治元年(1862),鸿章募淮勇6500人,挑选旧部将刘铭传、周盛波、张树声、吴长庆,先编为四营,曾国藩又把自己的亲兵营和曾国荃统领的一个营,计3000人,拨鸿章统之,并派曾军将程学启、湘军将郭松林、霆军将杨鼎勋帮助训练。二月,在安庆检阅淮勇,正式成立淮军。三月,鸿章租外轮八艘,由英舰护航,率首批淮军从安庆出发赴沪。

鸿章至沪,中外诸军皆归指挥,但“深以中**器远逊外洋为耻,日戒谕将士虚心忍辱,须学得西人一二秘法”。他一面向英法购置武器,雇用外**官担任各营教习,一面又招募外国工匠,设置制炮局,从香港购买制炮器具,制造开花炮等武器弹药。四月,清政府任鸿章为江苏巡抚。是月,太平军进兵扬州,清政府命鸿章率部往镇江与将军都兴阿会师阻击。鸿章虽有君命,仍上书直陈军情,不愿离开上海。六月底,清廷再次催促“赴镇江助攻江宁”。鸿章怕失上海江海关税和江浙苏等省厘捐饷源,请求待沪事布置就绪,再移师镇江。清廷允许缓去。八月,太平天国慕王谭绍光自苏州集结十数万攻北新泾防营,再次危及上海。鸿章亲督上海军挡其前锋,策骑绕道,前后夹击,致太平军败走嘉定。当太平军连营于四江口、三江口时,鸿章分兵三路围剿,自晨至暮,亲自督战,打死太平军不可胜数。沪防三次解围,授鸿章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同治二年正月,鸿章兼署五口通商大臣以“上海、广东两**涉事件较多,势不能以八旗学生兼顾”为由,在上海奏设外国语言文字学馆,聘请中外教习,考选江浙十四岁以下文童及年青小官吏入学,充当通商督抚衙门及海关监督翻译官,是为鸿章创办洋务之始。是年二月,命潘鼎新、刘铭传驰援,收复太仓,攻占昆山,屠杀太平军三万余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