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分析会的现场,烟雾缭绕,鸦雀无声,马志高弹弹了烟灰,说:“作案时间在22点30分至40分。张局长送乃达回的家,他下车之后,从小区门口往家走,大概三分钟的路程。”
张局长问:“这个时间有尸检支持吗?”
“从尸僵程度及胃内溶可以推断死亡时间大概是在夜里10点30分至40。”法医刘汉说。
张局长继续问:“钝器现在能确认是什么了吗?”
刘汉打开笔记本说:“可以确认是直径5至8厘米的圆面金属器物,应该是非常常见的斧锤类的工具。致死原因是:锐器割断喉咙,导致呼吸衰竭死亡。成伤顺序,后脑先受到打击,枕骨处粉碎性塌陷骨折至颅脑死亡,然后锐器割喉。后脑的打击足以至人死亡。颅脑死亡后生命有代常,割喉后,呼吸马上衰竭,至人迅速死亡。后脑先受打击后,失去了反抗能力,所以准确的割断了喉咙,没有任何反抗痕迹。”
张局长仔细的记在本上说:“志高你继续说。”
马志高继续道说:“乃达是在楼的拐角处被害,说明犯罪分子很可能提前埋伏在这里,结合发案时间来看,我认为抢劫杀人和报复杀人,两个哪一个都无法排除。客观存在的是枪被抢了,兜里的钱不见了,犯罪分子可能是提前准备了很久,或者是就奔着乃达的枪来的,抢枪想干大事儿。也有这种可能,就是随机抢劫,却碰见了一个警察,顺手抢了枪。”
马志高分析时,有年轻的的民警都认真的做笔记,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有几个不上心的民警没有记,张局长说:“那些不记录的,你们脑袋好使啊,什么都不忘,是不是。”
马志高继续说:“报复杀人,这种可能性也很大,警察得罪的人多,多数是被处理过的人渣,无法排除这种可能。作案过程,有提前设计,犯罪分子携带了两种作案工具说明准备充分,作案人数,一人可以完成案件,两人也可以完成,作案人数不可能太多,作案人数一至两人,倾向于一人。作案工具:斧锤类的工具极为普遍,随处可见,锐器基本就是刀了。侦查范围,从报复杀人的角度分析,应该从与王乃达有矛盾关系的人入手,重点是他处理过的人犯。从抢劫角度分析,侦查范围更大一些,重点是有前科人员。一个新手很难有这么大的胆子。重点是被抢的枪,如果枪响那就要发大案,基于现在线索少,我们必需开展好基础工作,走访调查。现在已经把分局能抽调的警力全抽来了,在中心现向外辐射1公里进行地毯式搜索,看能否有什么新的发现。中心现场的住户应该逐人走访,看能否提供线索。”
张解放听完了马志高的分析汇报,抬眼瞅瞅杨志和,说:“志和你的看法呢?”
杨志和说:“无论是报复杀人,还是特意来抢枪,犯罪分子都得有相当长的时间进行预谋,也就是说他们需要踩点。如果不需要踩点,那就是熟人作案。鉴于此,我们的走访一定要细,尤其那些老头老太太是我们走访的重点,这些人白天无事,对社区治安十分关心,犯罪分子来踩点也应该是白天来。”
杨志和停顿一下继续说:“如果只是一个普通抢劫,正好撞上王乃达,这个概率并不高。从补刀的行为上看,犯罪分子是有意为之。所以,如果是抢劫,我更倾向于有计划有预谋的抢枪。如果是报复杀人,从犯罪下手程度来看,到是很像报复,一锤子砸下去还不行,还要在喉咙上补一刀,而且经过鉴定,这一锤子足可以要他的命了,就更没有毕要补刀了。这真是残忍啊,可见他对乃达心里有一定的怨恨。那么抢枪就很有可能是一个稍带行为。”
张局长说:“现在问题是他们抢枪要干什么?抢枪的目的一定是犯罪啊。所以这是一下步工作的重点,在没有找到新线索之前,我们的警察必需全部摆在街面上,对所有的旅馆、洗浴、出租房屋进行安全检查,对进出城车量进行严格盘查。”
张解放以前是市公安局的政治部副主任,一个政工干部,对破案不是行家里手,杨志和破案在雪城还是可以算的上数的,曾破过不少疑难案件。但这个案件他也真是让人挠头,案件不怕大,最怕的是没有线索,现场在没有痕迹,为破案提供的依据少,就是神仙来了也没用。
杨志和心里想:“这个案件需要进一步走访,但他十分清楚,实践证明靠走访破案子是很难的,破案概率很低。有些时候根本不是民警走访的不细,而是群众不配合。经常会遗漏一些关键问题。”
经过进一步讨论,专案组确定这个案子两条走路。分为两路人马,一路以抢劫杀人为主攻方向,这一路人马由杨志和、马志高负责,一路以报复杀人为主攻方向,由分局纪检书记白彪和辖区派出所长许大伟负责。目的就一个,破案。枪是重要的线索。现在张局长首鼠两端,怕枪响,再有大案发生,还盼着枪响,枪不响没有新的线索,整个案件无从下手。
张局长和市公安局陆程远局长沟通后,陆局长下令全市开展一次缉枪缉暴行动,而且要求各单位是一把手亲自抓这项工作,列入年底考核排名。陆局长还对张解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