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究竟是怎么发展的,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
在这一点上大多数人倾向于前者,司马也一样。
但究竟什么是时势,什么是一个时代的主要标志和关键推动,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在这一点上,司马主要倾向于科技,科技将影响物质水平,从而影响劳动和组织结构,以及军事路径。
产品少就没有交易的必要,这就是东汉时该有的小农经济。
若杂交水稻在东汉时问世,我想粮食应该还是很紧张的,因为人总是呈几何级增长,这增长总与粮食相关。
但巴特雷在东汉时出现,这还是不是东汉?
也许在司马到来的那一刻,历史便朝着另一个分支发展,或者这本就不是东汉。
极大的改变生产力或者军事力量,总是会改变历史的进程。
试想,没有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没有原子武器,二战后世界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要知道,一战二战相隔不过数年,战争原因简单说来就是狼多肉少,僧多粥少,人性中的杀戮与争夺,本就是为了控制人口数量,使其与环境相吻合。
再试想若没有杂交水稻,中国会陷入怎样的混乱,在积贫积弱的情况下不可能靠掠夺维持,结果只能是国内大量的人因为各种原因死去。
饥饿,疾病,内部争斗,外部野心。
但历史没有假设,于是英雄与时代并存。
董卓死前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是死于吕布之手,或者说死于貂蝉之手。
而被董卓驱逐的袁绍在北方做大,曹操阵营虽处于上升期,但居于中部,四面楚歌,地缘政治极其危险。
说起来袁绍和曹操也曾同朝为将,此时却水火不容。
袁绍无论是地域人口军事力量在各军阀中均处于绝对优势,曹操势力日益壮大,在各军阀中树敌颇多,但力量终归属于中游。
大家都明白,曹操亡了,下一个可能就是自己,于是都寄期望于两败俱伤,十八路联军的景象虽没有再现,但在袁绍与曹操对决的时候,曹操后方必然安定。
这是荀彧对曹操的进言。
曹操也明白,战,处于绝对劣势。
退,四面皆是虎视眈眈。
耗,拖不过地广人众的袁绍。
即便是战胜了,也必须是完胜且速胜。
不然局势一旦明朗,吃了袁绍,自己这只伤虎也会被四面围捕。
降,或者是最好的选择吧。自己会被安排个虚职养老吧,而且天下已无袁绍一合之敌。
当曹操搂着貂蝉散步的时候,他思绪混乱至极,看着这美貌的姑娘安静的跟在自己身边,眉眼间已经充满了麻木,这还是与自己饮酒弹琴,瀑布下畅声欢笑的姑娘吗?
还是那个无忧无虑,天真无邪,崇敬爱慕曹操勇武为汉,甚至愿意为他牺牲一切的倔强姑娘吗?
当曹操借他人之手将貂蝉献给董卓的时候,她充满眼泪的欢喜着,曹操流着泪笑着。
她终于能为他做些什么,而他独自大醉了一场。
若不是这乱世,我会与貂蝉厮守一生吧,成为一方军阀当初也是为了保护貂蝉呢。
可是之后才发现,成为军阀之后更加危险。
若不能问鼎天下,必定和貂蝉一起身首异处。
曹操想着,哭着,笑着,手中的酒杯紧紧的握着
。没事的,这样的美人又有谁会舍得伤害她呢?
她一定会活着回到自己身边,只要活着,她的心就一定属于自己。
从回忆中醒来,如今董卓死了,貂蝉回来了,自己占据四州十六郡,威震天下,却发现貂蝉变了,她活着,心却死了。
曹操停下脚步,貂蝉乖巧的停下,两人对望着。
曹操将自己的披风为貂蝉披上,自己还深爱着这个女人,而她现在却只爱强者,对董卓或许是敬畏,对吕布却一定是欢喜了。
不行,荀彧说的对,我并不是没有胜的希望,我曹操又怎可能愿意屈居人下?
袁绍军队数十倍于我,那又如何?
曹操吻了一下貂蝉,轻轻道,天凉,我们回去吧。
貂蝉答应着,曹操心想,她还爱着我吧。
战争从来都是实力与意志的比拼,曹操率领区区三万军队将袁绍二十万大军硬生生抗在蝉鸣城外半年之久,而袁绍还在一直增兵,借着地形与意志,城池还在。
曹操与士兵一起睡在城墙上,望着漫天的星星,想到自己与貂蝉一起在这城墙上看星星的日子,那时候这城池刚刚被曹操改名,蝉鸣蝉鸣,那是自己与貂蝉最纯真的日子吧。
曹操咧着嘴笑,自己怎么可能认输?
粮道受阻,城内已经吃了好久的野草树皮,曹操此时却好似毫无忧虑。
第二日白天,曹操站在城墙之上,面对着面黄肌瘦的士兵,笑着道,快撑不住了吧?
大家只是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