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上的小故事> 第44章 “”与皇帝争情人的文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章 “”与皇帝争情人的文人(1 / 1)

中国古代文人中敢与皇帝争情人的可能只有周邦彦了。这个女人是谁?为何惹得大才子和皇帝相争起来?

话说北宋徽宗时期,当时京师有三大名妓李师师、崔念月、赵元奴。一些出身名门望族的子弟,“少年豪华自放”,逛遍了京城的烟花柳巷。因为花魁的素质极高,这些名妓由“大家控”,逐渐到了官员与皇帝明争暗抢的地步。(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如李师师被宋徽宗“承包”后,官员士大夫们只有远观的分儿。不过也有胆大的,北宋大才子周邦彦就敢“顶风作案”。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官历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宋神宗时为太学生,写《汴都赋》赞扬新法。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最高音乐机关)。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

这样的大才子自然很容易会获得美人的芳心,其中就包括当时“名动京师”的李师师。

李师师,汴京(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名妓。她原本是汴京城内经营染房的王寅的女儿,三岁时父亲把她寄名佛寺,老僧为她摩顶,她突然大哭。老僧人认为她很象佛门弟子,因为大家管佛门弟子叫“师”,所以她就被叫做王师师。在王师师四岁时,父亲因罪死在狱中。她因此流露街头,以经营妓院为业的李蕴见她是个美人坯子,于是将她收养,并随其姓,改名为李师师,并教她琴棋书画、歌舞侍人。

后来,李师师成为汴京名伎,是文人雅士、公子王孙竞相争夺的对象。最后连宋徽宗也闻其名而想一睹芳容。高俅、王黼自然怂恿宋徽宗,并信誓旦旦地保证不会走漏消息。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李师师本角妓也。”所谓“角妓”,乃歌妓。李师师最擅长的是“小唱”。徽宗时期,她的小唱在东京瓦肆独占鳌头,《东京梦华录?京瓦伎艺》云:“崇观以来,在京瓦肆伎艺……小唱李师师、徐婆惜、封宜奴、孙三四等,诚其角者。”

周邦彦同李师师,宋徽宋赵佶的的故事见于宋朝张端义的《贵耳集》。据说,宋徽宗第一次看见李师师的时候,完全惊呆了,想不到世上还有如此美人儿。皇帝找一个妓女做情人,这事毕竟还是见不得人,所以宋徽宗敢想,但迟迟没有付诸行动行动。于是,奸贼王黼给徽宗出主意,说:“皇上何不挖一条地道,直接通到李师师的家?”

徽宗听了恍然大悟,赶紧命人挖了一条地道,从皇宫大内直通李师师家。自此,徽宗经常趁着夜色与李师师约会。

不过,李师师在认识宋徽宗之前,就有不少老相好,其中就包括北宋大才子周邦彦。

日子一长,肯定会发生小摩擦。

一次,周邦彦正与李师师相亲昵时,突然宋徽宗大驾光临,周邦彦急忙躲到了床下,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忍受着心上人与别人寻欢作乐,内心煎熬无比。

宋徽宗在这里享用过美酒佳肴,欣赏过佳人歌舞,见天色已晚,就说:“朕要起驾回宫了。”

李师师劝道:“夜已三更,半夜风寒,陛下龙体要紧,就留下吧。”

床底下的周邦彦看着眼前这一切,心里那个憋屈啊!

还好那天宋徽宗病了,不便行房事,最后还是走了。皇帝走后,周邦彦从床底下爬出来,擦着冷汗感叹,好险好险。周邦彦是大才子,性情中人,加上目睹徽宗与李师师的亲密动作,有点吃醋,于是他就填了一首词,送给了李师师以表心迹,把刚才在床底下的目睹耳闻写了进去。里面有:“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后来,宋徽宗又一次来到李师师的住所,没想到她一时高兴,就把周邦彦的那首《少年游》唱了出来。

宋徽宗听见里面说的竟是那天和李师师的私事,这还不要紧,李师师又不小心说是周邦彦写的。宋徽宗顿时明白周邦彦那天一定也在房内,脸色顿时变了。周邦彦就这样惹祸上身了。宋徽宗听完什么也不说,就回宫了。

回到宫后,宋徽宗就派心腹收罗周邦彦平日所写的艳词,作为罪证,说他轻薄,不能在朝为官,把他贬出汴京。

李师师为其送行。

后来,李师师又将他写的一首《兰陵王》唱给宋徽宗听。宋徽宗也觉得太过严厉了,就又把周邦彦招了回来,封他为大晟乐正,命定正雅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