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玻利维亚和邻国智利、秘鲁都对南太平洋沿岸的阿塔卡马荒漠宣称拥有主权,阿塔卡马荒漠没有水源和公路,也没有固定的居民点,却盛产鸟粪和硝石,前者作为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是当时玻利维亚最重要的出口商品和外汇来源,而后者则是欧美兵工厂用来制造火药的重要原料,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1874年,智利与玻利维亚签订边界条约,规定智利放弃南纬24度线以北的阿塔卡马荒漠全部主权,玻方则同意在25年内对智利-英国合资经营的矿业公司保持优惠税率。1878年,玻利维亚政府出于筹措军费的需要,单方面增加智利-英国矿业公司税额,但矿业公司根据1874年条约拒绝交纳,玻政府下令没收其矿山并将其公开拍卖。为了报复,1879年2月,智利出兵占领了玻利维亚最大的港口安托法加斯塔。当时,秘鲁与玻利维亚关系亲密,双方在1873年秘密缔结军事同盟条约。
危机爆发后,秘鲁和玻利维亚政府向国内下达军事动员令,并积极从欧洲购买军火。智利遂于1879年4月正式向秘鲁和玻利维亚两国宣战。这次战争被外界称为“南美太平洋战争”,又由于战争起因来自三国对鸟粪和硝石资源的争夺,因此也被称为“鸟粪战争”或“硝石战争”。
水陆皆负,玻秘两国完败
面对这场起因有些意外的战争,参战三国谁也想不到战争居然会拖上四年。智利凭借两倍于秘玻联合舰队的海军,迅速封锁了秘鲁和玻利维亚的海岸。1879年5月,智利海军司令威廉姆斯留下一艘老战舰“埃斯美莱达”号封锁秘鲁要塞伊基克,自己率领主力去攻打秘鲁首都利马。
谁知秘鲁海军却来了个“金蝉脱壳”,主力舰队突然出现在伊基克附近的海面上,一举击沉了“埃斯美莱达”号。重新集结的智利舰队铆足劲儿要找秘鲁人算账,10月8日,智利舰队在例行巡航中遭遇秘鲁舰队,双方展开了南美历史上第一次铁甲舰决战。智利人冒着秘鲁铁甲舰的猛烈炮火,把军舰开到相距仅600米的水域,展开密集射击,摧毁了秘鲁主力铁甲舰“胡阿斯卡”号的驾驶舱、炮塔、桅杆乃至轮机房。损失了“胡阿斯卡”号后,秘鲁与玻利维亚联军再也无法从海上挑战智利,于是“鸟粪战争”转入陆战阶段。1879年11月,7000名智利士兵在6艘军舰的护送下,在伊基克要塞附近登陆,秘玻联军进行殊死抵抗,当时玻利维亚陆军装备低劣,部队里充斥着脚蹬凉鞋、穿着五花八门服装的印第安人,他们没有步枪等火器,只有原始的弓箭和十字弩,这也使“鸟粪战争”成为世界上最后一场用弓弩作战的战争。
战争进行到1880年,局势已日趋明朗,玻利维亚失去了所有沿海领土,秘鲁海军全军覆没,智利也准备以体面的和平方式结束战争。1880年6月,三国代表举行谈判,但秘鲁拒绝智利提出的议和条件,只同意暂时休战。这时,一件意外发生了。出于人道考虑,智利允许秘鲁用运输船把被俘的秘鲁伤兵运走,但伤兵人数超过运输船的装载量,于是智利把自己的“罗阿”号军舰借给秘方运伤员。7月3日,“罗阿”号完成运送战俘任务,拖着一条满载秘鲁提供的水果的驳船返航时,驳船突然发生爆炸,并伤及“罗阿”号。智利政府认为这是秘鲁人存心设下的阴谋,决定采取严厉的报复措施——攻占利马。1881年1月,2。6万智利军队向利马城发起总攻,秘鲁守军只进行了两天抵抗便四散奔逃。“鸟粪战争”至此才告一段落。
历经百年,海洋之梦不灭
1883年,秘鲁与智利在利马北部签订和约,秘鲁将包括伊基克要塞在内的塔拉帕卡省割让给智利。而玻利维亚的损失更为惨重,它割让了安第斯山脉与太平洋沿岸之间的全部领土,变成了一个没有出海口的内陆国。此后100多年,玻利维亚要求重新获得出海口的外交努力从未停止,1978年玻利维亚与智利因出海口问题谈崩而断交,迄今只保持领事关系。在玻利维亚首都拉巴斯的太平洋战争博物馆里,一枚作为展品的徽章上写着:“玻利维亚不曾失去,也永远不会失去它在太平洋的权利。”
要用天然气向邻国智利换出海口
4月10日,玻利维亚外长胡安·西莱斯在纪念“海洋日”的活动中表示,玻利维亚政府希望用天然气向邻国智利换取一个出海口。作为南美洲仅有的两个内陆国家之一,玻利维亚经济落后,但天然气蕴藏量丰富。智利是南美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海岸线极长,但本国所需能源大部分依赖从阿根廷进口。今年2月以来,阿根廷天然气供应严重短缺,导致智利出现严重能源危机。在这种情况下,智利考虑从玻利维亚进口天然气。
以智利紧缺的天然气来换取玻利维亚渴望的出海口,玻外长的建议看起来颇有吸引力,但实际实施起来困难重重。虽然智玻两国于1904年签定协议,确立了智利新占领土的合法性,但两国间的矛盾始终未消。玻智两国自1978年因出海口问题得不到解决而断交后,至今双方仅保持着领事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