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火烧毁了整个莫斯科城,也烧毁了拿破仑,直接导致了拿破仑帝国的衰亡,改变了整个欧洲的历史,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
19世纪初,法俄两国为了争夺欧洲大陆的霸权,矛盾日益激烈。1804年,拿破仑创建法兰西第一帝国之后,就开始拔他的眼中钉,英国、俄国等“反法同盟”国家都是他要铲除的对手。相比较而言,消灭强大的英国难度比消灭俄国要大得多。所以,他决定先制服俄国,这样就犹如打断了英国的一个翅膀,这样,再进军英国就要容易得多。当拿破仑将目光投向俄国的时候,他还是人们眼中战无不胜的神,他率领的60万大军中,士兵来自被法兰西征服的几乎所有欧洲国家,要征服一个军队只有区区18万人的俄国,显然是手到擒来的事情。尤其是沙皇亚历山大从未有过率军征战沙场的经验,拿破仑自信地认为,法国人在冬季到来之前就可以撤出俄国了。公元1812年,横扫了欧洲的拿破仑借口沙皇亚历山大破坏了蒂尔西特和约,向俄国发动进攻。作战经验丰富的拿破仑没有考虑到天气对作战的重要作用,更没有了解到俄国极端恶劣的天气。所以,对俄国之战从一开始就出师不利,强烈的暴风雨天气使得道路异常难行,而拿破仑军队的重型武器和粮食都是靠马车拉,马车的轮子陷入泥泞中难以前行,最后,他们不得不扔掉马车前行。进攻俄国让法军体验了冰火两重天,当军队穿过立陶宛,向莫斯科进军时,炎热的夏天又让法军吃了不少苦头。入侵俄国,法军并没有与俄军发生正面的冲突,因为俄国人显然并不想与法国正面交锋,他们在法军的步步逼近之下,节节后退。就这样持续了几个月后,拿破仑的主力部队在追赶俄军的路途中伤亡殆尽。许多人都死于炎热和疲惫,到最后进攻莫斯科时,只剩下10万人了。沙皇亚历山大9月7日,沙皇亚历山大任命的军队最高统帅库图佐夫与拿破仑的十万大军在莫斯科附近打响了历史上著名的博罗季诺战役,战斗以两败俱伤告终。9月14日,库图佐夫宣布放弃莫斯科,带兵后撤,以保存足够的兵力。9月15日,当拿破仑的军队赶到莫斯科时,这里已经成了一座空城。9月7日,在法军赶到之前,俄军总司令库图佐夫就下令俄军撤出莫斯科,在拿破仑的军队赶到莫斯科的前一天,莫斯科城内的部分居民已经随同军队一起撤离了莫斯科。所以,法军进攻莫斯科后,开始了新一轮的“攻势”。他们在空荡荡的城里四处扫荡,搜索食物和财宝,长途跋涉的法国士兵都感到很兴奋,他们终于可以在饱餐一顿之后好好地睡上一觉了。此时,拿破仑已经入驻克里姆林宫,静静地等待着沙皇亚历山大前来投降。可惜好梦不长,第二天晚上,正在克里姆林宫休息的拿破仑被一名匆匆赶到的副官叫醒,副官说莫斯科全城都烧起来了。惊愕之余,拿破仑透过窗户向外望去,只见整个莫斯科城在一片火海之中,夜晚的上空被映得通红,人们的喊叫声、房屋倒塌声、奔跑声,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拿破仑带着副官和侍卫匆忙逃离了克里姆林宫,这时,他才发现几乎整个莫斯科城都在燃烧。惊慌的法军到处寻找可以灭火的器具,却发现所有的灭火器具都已经被破坏了,就连一个水桶都找不到。他们最后只好用行军提桶和军帽来装水灭火,但在蔓延整座城市的大火面前,这无异于杯水车薪。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粮草、大炮和枪械在大火中慢慢地化为灰烬。这场大火成了一个转折点,没有了粮食补给,拿破仑不得不在冬天来临之前,带着部队撤离。1812年11月14日,拿破仑撤退到第聂伯河,桥梁已经被俄军破坏了,他们身后,库图佐夫率领的大军也逐渐逼近,前有拦路虎,后有追兵,拿破仑不得不强迫士兵在严冬里下到水中架设简易桥。寒冷的天气将所有下水的人都冻死了,最后,拿破仑带着仅剩的1万多士兵狼狈地逃回国内。那把神秘的大火改变了欧洲历史的进程,但至今没有人知道究竟是谁点起了这把火。((反法同盟:793年到1815年间,欧洲各国为了对抗新兴的资产阶级法国结成了反法同盟。反法同盟与法国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战争,第一和第二次反法同盟是为了对抗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后来为了对抗拿破仑统治之下的法兰西第一帝国,欧洲又先后5次组成反法同盟。反法同盟与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之间的战争称为法国大革命战争,后五次同盟与法兰西帝国之间的战争被称为拿破仑战争。前五次均以失败告终,直到第六次反法同盟才推翻了法兰西帝国,第七次反法同盟彻底击败了试图东山再起的拿破仑。)比较为大众所接受的观点认为这场大火是库图佐夫一手策划的,他故意从莫斯科撤出,就是要让法军放松下来,舒舒服服地住在里面。莫斯科城中那部分没有跟着军队撤离的农民,就是莫斯科大火的纵火者。不过,从城里所有的消防水龙和灭火器具都被运走的做法来看,拿破仑认为大火应该是莫斯科总督罗斯托普金的“杰作”。据说,罗斯托普金自己也承认策划了这场大火,俄罗斯人愿意以这次勇敢的“焦土政策”来表明抵御外敌入侵的决心。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却认为大火是法国士兵造成的。他认为,莫斯科的城市建筑大多以木结构为骨干,容易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