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大明时代之死人香> 第十章 阎罗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章 阎罗王(1 / 3)

更新时间:2013-06-09

尽管高旭在心态上,一直以来有着超越这个时代的俯视心理,从当初在江阴举义时的热血沸腾,到如今面对天下大势也有一种举重若轻的从容不迫,凭着同盟会这个从清末搬到清初的壳资源,容纳着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上所有的新式理念,并滚雪球一般,或者说像病毒一般“侵蚀”着这个时代,推动着他个人的威望和权势一步步向上升腾,向这个时代的巅峰迈进,但并不表示说,他没有敬畏的东西,或许说没有敬畏的人。

要说在同盟会中,唯一能让高旭敬畏的人,大约非阎应元莫属。

高旭、顾炎武、沈廷扬、高老头、阎应元,这五个人是同盟会的核心领导层。

高旭是领航者,顾炎武是士人阶层的代表,沈廷扬是官绅阶层的代表,高老头是明末商人的阶层代表,阎应元虽为典吏,但也只算是江阴系草根阶层的代表者。

顾炎武虽说是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之一,但这个时期他的思想还未成熟,就算是那个初入同盟会的黄宗羲也是如此,对于高旭的新思想、新理念,他们有着飞蛾扑火般的热情。也就是说,他们是高旭最容易忽悠的一批人。高旭只要将美好的前景画成一个大饼,他们就警死追随了。

沈廷扬在江南官绅中有着良好的个人声望。他加入会社,对团结一部分开明的地方官绅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抛开沈廷扬身为高旭老丈人的身份,他对高旭那些可谓肆无忌惮、推到一切的新政,是保留意见的,只是屈于大势而妥协。正如刘中藻一样。

而那些耿直、固执的那些大明遗臣,诸如闽系的张肯堂、曾樱、路振飞、陈鼎这些人,只要听到高旭焚诏之后,以他们对大明朝的执念,最终只会选择离去。对于这些旧式官绅,高旭虽然敬重他们的忠义之心,但也鄙薄他们的能力。

幸好这些官绅阶层的新生代中,比如他们的代表者沈从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极大的可塑性,最终能着实执行高旭的治政理念。

高老头人长得猥琐,但他的性格、目光、才干却不猥琐,反而很大气。作为明末时期中最具积极性、也是第一批睁眼看世界的海商,高老头对高旭展望的大航海时代极端的热衷,对赵明月、周福生创建南海舰队、开拓海外殖民的支持也是不遗余力。

对于顾炎武、沈廷扬、高老头这些人,高旭忽悠、敬重、利用的成份居多,但要说敬畏,也只有有着“阎罗王”之称的阎应元。

如果没有阎应元以一城死义的感召,高旭当初就没有在江阴举义的决心;如果没有阎应元当初在江阴牵制了满清主力,高旭就无法腾出手来开辟吴淞战场,大破尼堪;如果没有阎应元在常州战场抵御着清军对江南光复区的攻势,高旭挺进闽海,开拓生存空间也无从谈起。

阎应元性格坚韧,甚至到了冷酷无情的地步。他不光对敌人残忍,对自己也极端残忍。

在江阴抗战时,不惜全城玉石俱焚,就算是身死,也要布置一个疫城,与清兵同归于尽。在常州战场,他不光光只是守城,而且还要出城野战。一年之间,他亲手把高达十万计的,从浦东军区新兵训练营中短短时间内脱产的青壮送上战场,以高达七成的伤亡率在常州战线构建了一道血肉长城,硬生生逼得损兵折将的博洛退守丹阳相持,把整个战场态势拖入僵局。

在思想上,阎应元并不盲从高旭。阎应元在江阴以一城死义,只是抱着悍卫汉人发冠的朴素理念。但这个理念被高旭演绎得有些偏差,因为高旭大力提倡短发与同盟服。虽然短发是为了削发明志,同盟服上挂着四个号称国之四维的布袋,但以阎应元看来,这种烙印着高旭个人风格的改制,蕴含着高旭赤-裸裸的野心。

高旭从福建回到崇明之后,发觉阎应元对自己的态度比以前越发的冷漠。经过邬含蓄情报处的暗中查探,高旭才知道自己触及了阎应元的逆鳞。

阎应元向来无所畏惧,极端的冷酷无情,但是他唯一的女儿,阎小玉是他的弱点,也是他的逆鳞。他从阎小玉在与高旭通信后的反常表现中,发觉高旭竟敢“染指”他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时,自然恼恨万分。

但是阎应元又是公私极度分明的人。

私怨虽重,但只要在公义上同心、同向、同力,他依然会支持高旭。

而且阎应元不像徐玉扬那样是个纯粹的武夫,他智勇双全,在谋略层面上,是高旭在整个会社中唯一能够倚仗的人。

大年初二晚上,高旭向阎应元问计今年的军略时,阎应元当场就拿出了他准备已久的计划书。

在本质上,高旭是那种有着小富即安心态的普通人。如今拥有江南四府、福建全省的地盘,以及长江下游、南中国海的制江制海权,有保持着火器优势的旭卫镇这支强兵,水上称霸,陆上也自保无虑,可以过一段安安稳稳的日子。

但是,阎应元的计划书却让高旭别想过一天安稳日子。

阎应元要三管齐下,要在黄淮、江西、杭州三处开辟战场。

以铁一镇徐玉扬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