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大明时代之死人香> 第六一章 第一缕曙光(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一章 第一缕曙光(一)(2 / 3)

他是什么人?”

鲁无巧道:“据说他是高旭的族伯。”

刘良佐不再询问,转过头,遥望着夜幕中弥漫着铁与血的江阴城,沉思着,默然无语。

※※※※※※※※※※※※※※※※※※※※※※※※※※

小石湾。高字营驻地。

在一个巨大的营帐内,高老头与沈廷扬并列座,左边坐着徐玉扬、何常、包头鱼、徐鸿、史战为的高字营将领以及顾三麻子为的水路英豪,右边则是流亡在崇明岛的淮河镇总兵张士仪、淮海镇总兵张鹏翼为的南明官军将领。对于徐玉扬这种野路子出身的高字营将领,以及顾三麻子这些海盗江匪,张士仪与张绷翼这些官军出身的将领自然不屑一顾,不过现在处在非常时刻,算得上是官匪一家。

相对于沈廷扬的一本正经,高老头则是满脸笑容,虽然他那笑容有种说不出的猥琐感,但胜在他的银子无敌。高老头抛出的悬赏是一个鞑子的级是三两银子,这个悬赏不管是对于在刀山火海中讨生活的海盗们,还是缺乏钱饷的南明流亡官军都很有吸引力。

以实力来计,自然是高字营为。徐玉扬部有五千人马,这部人马为了守卫小石湾炮堤,与清兵作战数日,虽然有伤亡,但战志高昂,而且及时得到四援而来乡民的补充;何常从崇明回援的三千人马,在高老庄平乱中大出风头,带着一股名扬他乡的自豪感回师;另外还有包头鱼的一千多高氏海盗战队,也是在海上久经风浪的队伍,算得上高老头压箱底的私人武装;这已愈九千的水6战力,再加上高老头不惜工本招募的大批搬运物资的民夫人力,高字营立足江阴和崇明两地,已快成长为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

虽然高字营趁着反抗剃令如火如荼的大势下仓促成军,但本质上都是自抗清的乡兵,与刘良佐的绿营清军自然有差距,但这种差距也最大限度地被那股留不留头的死战之志所弥补。在高字营的将领中,徐玉扬是位草莽豪杰,何常出身市井,包头鱼是海盗,论兵法谋略都先天不足。

而徐鸿出身军户,熟读兵书,是个纯粹的军人;高老头的养子史战却是阴狠狡诈,长于水战,当年在官军的剿匪战中,把官军逗得团团转,他们俩人虽然身为高旭的战卫队长,但在威望上却有略有不足。总的来说,高字营是属于一支成长型的队伍,犹如从层峦叠嶂之中缓缓东升的旭日,虽然没有逼人的光芒,但其势已是让人侧目。

另外诸如顾三麻子为的海盗们是来做买卖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仁义与名声也是一种买卖。而张士仪、张鹏翼为的南明流亡官兵是来打秋风的,他们早被势如破竹的满清铁骑吓破了胆。幸好现在围城的刘良佐部也只是当年的同僚而已,大家半斤八两,一般的货色,倒不至于谈虎色变。如果这江阴城下是货真价实的满清铁骑,借这些南明官兵一个胆子,也是不敢来凑热闹的。

作为高旭的左卫队长,徐鸿是最明确高旭战略意图的人。只听那淮河总兵张士仪道:“要想在刘良佐的十万重兵之中偷运物资入城,又要营救五千江阴童子,这无异于奇想怪谈。”

“十万重兵?”徐鸿摇摇头道:“那只是夸大之辞。刘良佐原约有七万人马来攻。其五千先锋营已在舍桥之战中全军覆灭,再加攻城数日死亡的人数,以及折在小石湾之下的人马,如今最多不过五万左右。刘良佐的三万主力驻扎在北门外的君山之下,江阴城的南门、东门以及黄田港各有数营兵力镇守。”

张士仪又道:“今日我们来势浩浩荡荡,那刘良佐必定提高警戒,船队要想偷渡黄田港,想必不容易。”

史战翻着白脸道:“谁说要偷渡?我们不能用强攻么?在水上,那只耗子能挡得住我们的路?今日我与顾麻子就在长江上掠了鞑子的大批辎重火炮。那些鞑子能奈何于我?”

顾三麻子听罢,挺了挺了胸,大声地附和着史战的话。

张士仪听了史战的嘲讽,不由脸色青,当年官军围剿崇明水盗时,没少吃这些海盗的亏。一边的张鹏翼道:“就算刘良佐在水上无法与我等争锋,但现在江阴的城外是他的天下,如果要铁了心要封锁黄田港的河道,绝了江阴连通外界的水路,倒不是什么难事?”

如同要印证张鹏翼的话一般,这时恰好有一个探子回报,说清兵在黄田港的河道两岸开始架设铁链,并以装着沙石的沉船堵塞航道。黄田港的河道是人工开凿出来的运河,若要堵塞航道倒真不是什么难事。

高老头一听航道被堵,不由大急道:“要是水路上船队开不到江阴城下,6路上又被那刘良佐的大军所阻,物资运不进,旭儿也出不来,那岂不糟糕?”

顾三麻子立即拍着胸脯,大声道:“高爷,你莫急,在小石湾下有咱崇明数千的水路好汉,别说航道被堵,就是要开辟一道新河道出来,也不过弹指之间。”

史战白了顾三麻子一眼,道:“弹指之间开辟河道,麻子,你当自己是神仙?不过,我们水路好汉无数,那些清狗会堵,难道我们不会疏么?”

顾三麻子听了搔搔头,嘿嘿一笑。

众人又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