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正皱眉,他虽说只在广电部挂了个名头,但好歹他也具体了解过这相关方面的事情。
国家对于电影这一块重视又不重视,既希望能够发展壮大,又不愿意开放让外资进入失去了对内对外的宣传大权。
比如广电部已经几次驳回了各省电影厂的引进外资提案,对于港台合拍也是慎之又慎的审核,涉及到政治、神鬼唯心论、血腥等不健康思想,都是高抬屠刀重重落下,不敢有一点马虎之处。对于引入的电影,每年更是十分谨慎,甚至上升到了政治高度,也只有通过谈判,香港、台湾跟美国每年才有少量几部电影能够获得进入内地上映的资格。
不过,这是个动荡中摸索改革前行的时代。这个国家有句老话叫新官上任三把火,随着今年新一代领导班子的登台,已经确定了继续改革的基调跟年轻代上位的主张,现在所有人都在寻找政绩,找寻一个能够让自己进入最高层视野中的机会。
孙正也不例外,他虽然是地方省份的副书记,但尚年轻的他也算有心。年初南京南影厂向省广电跟省政府各自提交了一份改革方案,孙正正好管这一块,这引入港资合股发展的方案也就进入了他眼中。好奇之下他打听了一下南影厂,才惊奇的发现,南影厂的厂长竟然跟那位去年向南京捐献巨款的港商是父子关系。再往下打听下去,他更诧异的得知,那个现在换上了港商身份的年轻人,不但是南京出生长大,更在前往香港务工短时间内就闯出了一条路来,在亚洲甚至美国都有不小的影响力,不少省内导演都知道他,甚至有资深导演称赞他为中国第一商业片导演,赞誉还在老谋子之上。
这些都令孙正留了心,六月他刚巧前往北京述职,没想到香港代表团也在这个时间受邀访港。闻之其中一员便是他好奇许久的徐帆之后,他便通过关系联系上了胡总,跟他交流了一番之后,希望能与徐帆借机谈谈。他也是个有心人,现在广电部的老部长艾生因为身体跟年龄的关系,也到了要退下来的时候,现在他是重点考察的对象之一,孙正也希望这时候能出点政绩。
“小徐同志……”他微做沉吟,知道政府有关影视产业态度的他并没有因为徐帆的话而放弃,“我来北京前,看到过南影厂提交的一份合作草案。听说你有意跟南影厂合作,这个建议原则上我是支持的。只是国际大环境不允许我们立刻开放影视产业,当然了,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未来政策肯定是要越来越好的。现阶段吗,你认为有什么办法可以有助于发展咱们国家自己的影视产业?”
徐帆稍作品味,脸上一怔。忙看向他跟胡总,严肃询问道:“两位先生,在回答之前,我想先询问一个问题。国家是如何看待香港电影的……或者说,国家是从始至终,都没把香港电影堪称国产的一部分?而是摆在跟美国电影,外来电影同一个位置上嘛?”
他心里隐隐感觉不好,因为听那孙正的意思,似乎根本就没把香港电影当成国产电影的一部分,这样可就糟糕了。
不错,香港绝大多数电影人都从未以自己的中国身份而骄傲、自豪,从未将自己看成中国电影的一部分,甚至还有如张坚庭之流拍马上阵对大陆极尽讽刺。但那些个草根香港电影人的目光短浅,北京却不能因此而主动放弃了香港电影。父母难道能因为子女闹别扭,就不承认子女是自己亲生的吗?若是这点肚量都不能有,未来的中国想竖起华语电影大旗,难啊!
“这个……”
孙正略有些为难看了胡总一眼,倒是半天没发话,一直笑盈盈坐在旁边扮演一个聆听者角色的胡总主动开了口:“香港都要回归了,香港电影自然也是咱们自己的!”
“对对,只是小徐同志啊。你在香港也应该知道,香港现在演艺界很多人,在态度上对大陆都是很不友好的。我们在几年前也曾经考虑过跟香港电影界建立一种合作机制,比如降低香港电影在内地的上映门槛,加大香港电影公司跟内地制片厂的交流等等。只是,前两年因为发生了一些事情,这种合作一度中断,这两年虽然香港跟大陆的合拍势头开始恢复,但一些老同志有鉴于香港那边的攻击、抹黑大陆的态度,对于继续合作的反对声很大,工作不好做啊……”
徐帆沉默了,他知道八十年代大陆为内地制片厂主动派遣年轻导演、艺人、技术人员前往香港主动寻求合作的历史。巩俐跟老谋子就是代表,只是傲慢的香港人极端排外,很多有才华跟能力的大陆电影人去了香港,都不受到香港电影公司的代价,被当成廉价牲口使用,拿着比香港本地人低几部的薪水,干着几倍的活,打骂跟歧视中,绝大多数人选择了去银都跟回内地。
而很多香港电影公司,都是在这一时期,通过大陆的略微宽松的政策,把电影拿来在内地上映,打响了知名度。
89年那件事情爆发后,香港演艺界不少名流站出来声援反对者,彻底交恶了大陆,最终合作也就搁浅了。如今,张坚庭之流在香港比比皆是,热脸贴人冷屁股,也难怪大陆对待香港电影的态度越来越冷淡了。
他叹了口气,真等到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