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庭狼烟滚滚,3万余唐军在各个战术支点苦战,依靠完善的防御工事和坚强的士气,顽强的抗击了突骑施人的20余万大军。
经过了一连串的血战,唐军笑到了最后,突骑施骑兵损兵折将,没有得到一块足以影响战局的战略要点。
得到了苏禄可汗反叛的消息,唐玄宗李隆基十分震怒,下达了天下兵马勤王的诏令。
天子的旨意就是国家意志,当年冬季,大唐朝廷的援兵源源到达西域。以府兵为首的精锐大军近10万之众,部署在天山北麓一带,形成了对突骑施人的攻击态势。
唐军的到来,震惊了首鼠两端的葛罗禄人、中亚诸国的土王。这些人看明白了风向,立刻宣告和突骑施人划清界限,旗帜鲜明的站到了大唐朝廷的一方。
数日之间,形势逆转,突骑施汗国几乎失去了所有的盟友,军队在各个地方损耗严重,已经无力支持一场全面战争。苏禄可汗见势不妙,立刻率军撤退,退守已经夺取的拨换城,打算依靠天山的峻岭为屏障,坚壁清野,抗击唐军的进犯。
北庭都护盖嘉运被围困在庭州担惊受怕200多天,一个好觉都没得睡,不足50岁的年纪,头发都白了。现在,终于熬出头了,岂能不报复,于是,立刻集结兵马,率领数万大军,沿途召集葛罗禄等国的军队加盟,向拨换城进军。
唐军迤逦出了庭州,数万人的人马一眼望不到头,堪称浩浩荡荡。不仅如此,盖嘉运传檄北庭和安西,命令军队反攻,绝不放过任何突骑施的军队。
轮台守军也接到了北庭都护的命令,袭击突骑施军队运输线,寻机夺取突骑施汗国的城池。
因为突骑施还有相当大的实力,轮台的城防不能放松,高舍鸡作为主帅,自然不能擅离职守出战。高仙芝受命带领一千名骑兵,在兴都库什山脉沿线游击作战,伺机打掉突骑施人的补给兵员和后勤部队。
带足了10天的粮食和干肉,高仙芝已经带兵在大戈壁游荡了一个多月了,虽然超期服役,军队的给养还是很充分。能够以这么少的给养存活下来,原因很简单,就是高仙芝和他的队伍斩获颇丰,接连打掉了突骑施人的几个给养运输队,获得的牛羊马匹珍宝等物资无计其数。
唐军将士的津贴很少,平时要下田劳作耕耘,一切都要从国家分配的土地上获得收益,基本没有多余的钱可用。现在,高仙芝领着他们打家劫舍,获得了巨大的收益,几乎人人都成了财主。因此,高仙芝的威望无比高涨,获得了将士们最衷心的拥戴。
这一天早晨,高仙芝将部队安置在峡口的高坡上,等待着突骑施人上钩。这种事情,就是传说中的守株待兔,碰着了就算赚了,碰不着也没多大损失。
还别说,这招很好用,高仙芝就是凭着这一手,不费吹灰之力就接连打了几个大大的胜仗。
今天的天气很好,冬天的尾巴还在兴都库什山脉盘旋,但嚣张的气焰已经散尽,阳光充足,寒冷的空气都有了一丝温暖的味道。
这样的天气砍人最好!高仙芝眼望着太阳的光芒,内心充满了渴望,将斥候派出去,打探附近的敌情。
等待的时候是最熬人的!高仙芝闲着无聊,脱下笨重的铁甲,穿着白袍,带着同样猎手打扮的席元庆和几个兄弟,沿着山道追逐着野兔和岩羊。
自从进入西域以来,席元庆身手敏捷,武功高强,关键时刻敢于拼命,加上为人机敏,深受高仙芝器重。因此,将他和那一百多名关中汉子收归自己门下,随时听用。
当然,世界上没有白白让人拼命的道理,高仙芝舍得投资,任命席元庆为旅帅。
在高仙芝挖好坑,等着突骑施人自己往里边跳的时候,突骑施的苏禄可汗正在拨换城拼命。
北庭都护盖嘉运抓住了战机,于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正月初,即中国人的农历新年的那一天,亲自率兵反击,清除了突骑施骑兵的抵抗,唐军各路大军合围拨换城。
苏禄可汗不甘心失败,困兽犹斗,在当月的二十六日,集结全部主力出城决战。
突骑施大军连营数十里,背靠天山余脉,摆出了决一死战的阵势。
虽然突骑施连战皆败,但突骑施汗国的整体实力仍在,比之唐军的实力,突骑施军队依然占优。因此,苏禄可汗并不惧怕唐军,打算发动决战,彻底击败北庭唐军。
突骑施军是草原的独狼,向来以敢于突击而著称。这一次也不例外,在军队到达战位以后,苏禄可汗立刻命令擂鼓,挥动大军突击。
苏禄可汗忘了,唐军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有进攻精神的军队,其勇敢的进取精神,甚至汉军亦不能与之相比。
唐军士气高涨,顽强的抵住了突骑施骑兵的突击,随即转入了反击。在震天撼地的战鼓声中,唐军将士们奋勇向前,“蹈白刃而足不旋踵”,横刀突进,冒死突击,大败突骑施军,一战消灭了突骑施主力,歼敌数万。
经此一役,苏禄可汗损兵折将,最精锐的部队全军覆灭,手中的兵力所剩无几。无奈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