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精忠报国> 第245章 女真劲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5章 女真劲敌(1 / 2)

牛皋侃侃而谈,似乎要将宋金两国之间的仇怨说得一清二楚,势别让李吟风这个后知后觉的迟钝少年谨记住国仇家恨,好叫他明白,民族耻辱不可轻易被江湖道义所淡漠,又道:“大宋自然理屈,而大金也通过此事看出大宋**朽化、军事更是羸弱得不堪一击,于是双方于宣和五年对合议失约一事商榷定夺,徽宗多次派赵良嗣前去议谈收回燕云失地一事,金人自然借题发挥,有把柄死死地掐住大宋的命脉要扼,金太祖完颜阿骨打认为大宋厚颜无耻,根本在攻燕京无功,更向大宋索要一百万贯钱,借故名曰:‘燕京讨伐钱’方能讨回燕京等地,还附加条件令大宋无条件地遣返叛臣李处能、郭药师等人,再借粮十万斛等等,这些徽宗都一并应允。金人离去尽将燕京城内的金银财帛、官吏百姓尽数席卷北返,童贯、蔡攸前去接手,整个燕京不过是一座空城而已。宰相王黼为了迎合童贯、蔡攸二人的功绩,密谋商议要将此事成为大家千秋万代的丰功伟绩,厚颜无耻地上表庆贺,称其收复燕云十六州乃是‘不世之功’。赵佶大喜,特赦天下,还命王安中在延安寺中作‘复燕云碑’纪念此功,彰显其光宗耀祖的奇功伟业。而王黼、童贯、蔡攸等一干妖言惑众、蛊惑君心百姓的贼子乱臣反而没有受到罪不可赦的惩处,还一个个加官进爵,真是荒诞无稽。”

“宣和六年,金太祖逝世,其弟完颜晟就位,被女真人称为金太宗。金太宗为了完成其兄完颜阿骨打的遗志,继续对大辽进兵,天祚帝刚愎自用、一意孤行,与耶律大石存有嫌隙,最终穷兵黩武的天祚帝与金人交战武州,最后兵败被俘;耶律大石率部将沿黄河套往西北逃离,建立西辽。金人的势力更是锐不可当,天下闻名,就连西夏都不得不向其俯首称臣,以示修好,西夏君主李乾顺誓表称藩,成为金国西境与西北边境无后顾之忧,完全集中精力南下大军侵占宋境。”

李吟风在儿时便知道西夏一直对大宋西北边境连年侵扰,正是从韩世忠这位义父口中得知西夏人与大辽乃是邻邦,没想到大辽气数一尽,金国尽占辽地,西夏人也向强横野蛮的女真称藩,对西夏人真是恨懑不已,原本很少勃然大怒的李吟风竟也为金人、西夏的得寸进尺深恶痛绝,骂道:“金人性如虎狼,至始至终就不该与他们结盟,甚至就不该去招惹他们,惹祸上身是必然之事;而西夏人一直也对我汉室江山虎视眈眈,就连昔日的大辽都惨遭大败,自然免动刀兵,怕百余年的基业被大金也来个一网打尽,真是其性狡猾如狐,就会狐假虎威,我当时听义父讲到西夏人如何奸诈狡猾还很疑惑,今日看来,西夏、金国才是大宋的劲敌。”

牛皋点头称是,哂然道:“不错,金人之性就是豺狼,而西夏上下皆是狐狸,敢当女真人身边的鹰爪狗腿子,其实还不是想尽早大举进犯我南境,共分天下,成就王图霸业,不世之功。谁让吾皇不仁,竟以黎民苍生安宁作赌注,尽数押在了贪婪无比的女真人身上,输了国体龙威,还输了汉室气节,更令大宋疆土支离破碎,百姓流离失所,遍地尸首血流,惨不忍睹。”

李吟风不愿再重提旧事,免得牛皋心里满腹怨气无处发泄,今日是来开解自己的疑虑,以求达到明志目的,为接下来的前景将何去何从作个打算,如是二人悲风感切,凄婉哀鸣,也不知是谁开解谁,立即转移牛皋的注意,问道:“那金人是如何向我大宋用兵,借的何故让女真人有机可乘,而大宋却还隐忍负辱、坐以待毙的呢?”

牛皋心直口快地道:“整件事的前因后果不就是因‘海上之盟’而起么?大宋一直都是试图讨好相隔大辽边陲的小小女真族人,不惜卑躬屈膝,百般殷勤,就如一个风骚劲足的狐狸精这也想巴结,那也想从中占便宜,那件事不是做得糟糕透顶,好比当年东吴讨荆州一样,赔了夫人又折兵,千百年的教训令贪图享乐、生于安乐中的赵佶一丝警醒也没有,更是变本加厉,相比当年的孙权有过之而无不及了,可笑,可耻,到最后病弱残败、被金人看穿了小小伎俩,大宋朝廷还是不死心,最终怎样?既丢了脸,又丢人,几乎连身家性命也丢个一干二净。”

李吟风对于牛皋的市井骂语大觉污秽阴毒,不堪入耳,却没有半句不愠的反驳,心想大家都是汉人,有这样诋毁所在国境的君主,真有些大逆不道,有失同为炎黄子孙的本分,何况他不久前还是一位上阵杀敌的兵卒,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说这样的话难免让人觉得他心底就是乱臣贼子,唯恐天下不乱。正因迫于形势有苦难言,既对忠心报国之人肆加打压,还不能让心里不快尽数宣泄一番,好比一人无缘白顾地痛打另一人的一记耳光,还不让其出口大骂,未免过于强横了些吧?对于牛皋满腔抱怨却无力可施尤为惋惜,明白他是个晓以大义,明辨是非的磊落汉子,也绝不会真走上绝路,那样做才无疑火上浇油,成为世人切齿痛恨的罪人。劝道:“大哥何苦言辞过激,我想大宋也是想为天下百姓谋福,永享太平盛世,绝不再起兵戎,免得苍生遭殃才出此委曲求全的两得良策,难道又要见到血流成河、尸横遍地这样才能换取天下太平吗?李吟风虽不懂事,但无论哪国与我大宋交恶,天下必将永无宁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