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有人敲了敲门,我道:“进来。”
进来的是曹闻道。他一进门,便道:“统制,派出去探路的小船回来了。”
我皱了皱眉。这次我派出了四艘小船在前面探路,这样就算出事,至少也会有一艘船能回来。尚奔他们遇袭,便是有探路的小船回来传信,我们才能从容布阵。探路的士兵如果没有事,是不会回来的。他们回来报信,恐怕前面又出现了事情。我道:“有异常吗?”
“他们已能望见东平城了,说是东平城里灯火通明,似乎有些异样。”
灯火通明?我心头一震。这句话多半意味着城中正有战事,否则城中不会浪费灯烛火把的。我站起身来,道:“走,去看看。”
“他们已经在我们这船上了。另外,陶昌时也派人请令,要加速前进,尽快赶到东平城。”
我一走出座舱,便见甲板上已挤满了人。曹闻道喝道:“闪开,像什么样子,一点军纪也没有。”
那些士兵闻声闪开一条道,露出当中的几个士兵。那几个士兵一见我,迎上前来跪下道:“禀统制,东平城中,似乎正有激战。”
我望了望前方,现在只能依稀看到远远的一些灯火之光,想必那儿便是东平城,还看不出有什么异样。我道:“只是灯火吗?”
那两个士兵互相看了看,一个咽了口口水道:“统制,我们看到了水中有些破碎的船板,还有……死尸漂过来,看服饰,正是军中士卒的死尸。”
有死尸漂过来了?我走到船边,看了看水,那士兵不知我的用意,只是道:“现在还看不到,没漂过来吧。”
水面上,只有一些落叶和树枝在顺流漂下,我看着一根正漂到船头的树枝,按着脉搏数着。一个时辰分四刻,我数过,我平时一个时辰的脉搏约略是一万次。这根树枝从船头漂到船尾时,我的脉搏一共跳了十四次。船全长八丈七尺,现在的船速是每个时辰三十里,扣掉船速,那么现在的水流速度是约莫每个时辰十里,我们距东平城约略还有二十里,死尸能漂到这儿,那就是两个时辰前的事了。
一次战斗,很少会持续两个时辰之久。如果东平城的战事现在还没结束,那这次蛇人的攻击只怕也像高鹫城的破城之战一样,不死不休了。我按着脉搏的手指不由一颤,呆呆地望着前面。
这时,一个士兵过来道:“统制,我家陶将军请令,请统制让全军加速前进,务必要尽快赶到东平城。”
那就是狼兵中的士兵吧?我看了看他。这人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好像根本不以为意。也许,他也没想想,一次持续了两个时辰的战斗是什么含义。可是加速却也是对的,我们早赶到一刻,对东平城的战事都是大有帮助的。但是在船上这几日,我抽空温习了一遍那庭天的《行军七要》和《胜兵策》抄本,其中都说“水战之道,利在舟楫。据上游以据水力,乘高舰以处胜势”。水战千变万化,自然不是看看书就能成个水战名将的,但是上面所说的据上游与乘高舰之利,我都没有,照兵法上说,我是必败无疑了?
那个士兵以为我没听见,又道:“统制,陶昌时将军请令,要全军加速前进,请统制准令。”
我点了点头道:“准令。但请你回报陶昌时将军,不得冒进,保持距离,前锋不能进得太快。”
那士兵行了一礼道:“得令。”转身便下小船去了。等他一走,我对站在我身边的曹闻道说道:“曹将军,你觉得,城中是在苦战吗?”
曹闻道侧耳听了听,只是道:“现在不太确定,不过统制,你看见东平城的亮光了吗?光头虽大,照得并不高。如果是当初高鹫城一样,城中大火四起,那这些光势必要直上云霄。但此时城中的灯光虽然很多,却起得不高,可见那是些火把灯烛之光,看来东平城行有余力,就算有战事,多半并不处下风。”
我微微一笑道:“曹将军,你想得和我一样。东平城这么亮,恐怕确有战事,我们一味冒进,于事无补,反而会让城中守军掣肘。从长计议,不如稳健为上。步步为营,时刻让人在前探路,不要自乱阵脚。”
曹闻道也微微一笑道:“统制,要是老曹不死,以后请统制多多提携。”
他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让我有点摸不着头脑。我道:“此话何解?”
“统制你用兵已大似陆爵爷,假以时日,你未必不会如爵爷一般,由军功封爵的。到时,可要请楚将军你多多提拔我了。”
我不禁一笑道:“曹将军,认识你以来,第一次知道你原来是个马屁精,倒是看不出来。”
曹闻道长相有些像柴胜相,胡子拉碴的,看起来很有点忠厚样。他听得我这么说,却有些惶恐地道:“统制,末将无礼,请统制恕罪。”
我叹了口气道:“何罪之有?希望我有朝一日能和陆将军一般。”
说起陆经渔,曹闻道也深深地叹了口气。陆经渔这个不世出的名将,他的最后一战却如此窝囊,根本没什么表现,实在让人唏嘘。可是在我心里,隐隐地又在想着:“有朝一日,难道我不能胜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