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唐朝那些事儿> 第28章【唐明皇2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章【唐明皇28】(1 / 3)

其实李林甫能任相十九年、专政十六年,根本原因在于他“善养君欲”。△,..《旧唐书》载:上在位多载,倦于万机,恒以接对大臣拘检,难徇私欲,自得林甫,一以委成。故杜绝逆耳之言,恣行宴乐,衽席无别,不以为耻,由林甫之赞成也。

这段话把玄宗和李林甫之间的需求关系说的无比透彻,“恣行宴乐、衽席无别,不以为耻”这已不是圣明天子的行为,而是和隋炀帝一样的荒淫无耻了,却也是玄宗自开元二十九年得到杨贵妃后,在宫中和贵妃及她的三个姐姐韩国夫人、秦国夫人、虢国夫人共同鬼混的真实写照,史称“三人皆有才色,上呼之为姨,出入宫掖,并承恩泽,势倾天下。”,连当时人杜甫也敢讥斥虢国夫人“淡扫蛾眉朝至尊”。《资治通鉴》称这三人家里“竞开第舍,极其壮丽,一堂之费,动逾千万;既成,见他人有胜己者,辄毁而改为。虢国尤为豪荡。”这些钱可都是玄宗赏赐的。玄宗要过这样的生活,如果张说、张九龄在相位,是行不通的,不但要拼死力谏,而且也不会给他这么多钱任他挥霍。当时皇上还没有小金库,要用钱还得从国库中拿,也必须通过宰相。而李林甫不仅迎合“君欲”,而且大大赞成,并且提供一切条件,即所谓“善养”。而当玄宗找到更好的“善养君欲”的人——杨国忠后,也就把李林甫撂到一边去了。

开启祸端

李林甫对朝廷作的最大坏事其实是改革了军制,这在当时反而没有引起任何人的异议。

唐初一直到开元年间。一直实行以文臣统驭武将的方针,各地节度使都由朝廷重臣——各部尚书甚至是宰相担任。驾驭带兵的将领。这些担任节度使的文臣如果成绩突出,便直接调回朝中当宰相。所谓“出将入相”。

李林甫为了杜绝节度使入相、威胁自己地位的最大可能性。就向玄宗建议节度使应该都由寒族和蕃将担任,理由是“文臣为将,怯当矢石,不若用寒胡人;胡人则勇决习战,寒族则孤立无党,陛下诚以恩洽其心,彼必能为朝廷尽死。”这理由也足够冠冕堂皇,而当时玄宗虽然沉湎于淫乐之中,却有“吞并四夷”的远大理想。也觉得是非常好的合理化建议,就接受了。各地的节度使都用蕃将,而且把精兵都充实到边疆,形成里轻外重的局面。以前的节度使都是几年一换,以防节度使形成自己的势力。而从这以后,安禄山等蕃将担任的节度使都十几年不换,得以专权自恣,而部下对节度使的忠心慢慢变得比对朝廷的忠心还要牢固,也就直接导致了“安史之乱”和以后相继不断的武将反叛及藩镇割据。一直到唐朝灭亡。

李林甫作此事也没有预料到后果,他只是想把节度使入相的路途堵塞而已,却无意中把大唐的根基给毁掉大半。这才是他的最大罪恶。

8.忧惧而亡

李林甫屡兴大狱,自知得罪了许多人。深怕有人刺杀自己,所以在家中设置多道门关,又在墙中建夹层(复壁)。还设置了许多机关,一个晚上就要变换许多地方睡觉。像萨达姆似的。连他的家人也不知道他究竟在哪里。

杨国忠得势后,他更加忧虑了。因忧虑恐惧过甚。得了心脏病,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十月,李林甫带病陪同玄宗到华清宫,心口疼痛加剧,巫医说见到圣人(唐人对皇上的称号)会好些,李林甫求玄宗见自己一面,玄宗此时对他已经是又厌倦又反感了,只是让他站在庭院中,自己站在楼阁里,举着一个红巾向他招招手而已。君臣的密切关系到了冰点。李林甫受此刺激,不久就死了。

他死后,玄宗还是为他按最高礼节举行了国葬,但杨国忠却不肯放过他,和安禄山一起诬告他和蕃阿布思谋反,并让他亲戚里和他关系不好的人作证。玄宗大怒,把他的坟掘了,剥去他的官服,把口中含的金玉也挖了出来,废为庶人,另按庶人的方式埋葬。家人也都被免官流放。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月,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盛唐结束了。

点评:对于李林甫,还是身受其害最深的唐玄宗最为了解:“此子妒贤嫉能,举世无比。”李林甫一生,全在“妒贤疾能、诛锄异己”上做文章。他先是扫除所有站在他前面的人,如张说、张九龄、裴耀卿、严挺之这些人,通过诛锄这些异己分子扫清通往宰相乃至独相的道路;当他站在最高端后,又开始向后看,铲除那些有能力向自己挑战的人,如卢绚、韦坚、杨慎矜等。他的手段可谓高超,比如巧计放逐卢绚和严挺之,饶是害了人,被害的人还得向他说声“谢谢”,也为他赢得“口蜜腹剑”的美誉;对于那些不能用巧计奸计剪除的人,他就不惜连兴大狱,不惜牵连无数人只为除去一个眼中钉,这一点使他被西方史学家称为铁血宰相,并和俾斯麦相提并论。单从手段上看,倒也匹配。

李林甫官场争斗的事情。简单列举下。

第一件,和张九龄,这个人很多人知道吧,“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就是他写的。当时实质宰相。斗争过程。

皇太子、鄂王、光王被谮,帝欲废之。张九龄切谏,帝不悦。林甫惘然,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