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李鸿章的话,阿礼国跟哈里森对视了一眼,看到哈里森点了点头之后,阿礼国叹了口气,重新转向李鸿章。
“李先生,看来你们是不会放弃继续在日本的劫掠行动了,是么?”阿礼国满脸遗憾的道。
“是这样没错。”李鸿章淡淡的道,“总之,你们别想用言语让我们放弃既定计划,除非你们动武阻止我们。不过我话先说到头里。先不说你们在日本的驻军实力如何,打不打的过我们,一旦你们对我们动武,那你们英美两国就等于对我中国宣战,到时候,呵呵呵,后果如何,不需要我说什么了吧。”
“李先生误会了。”阿礼国接口道,“我们当然不会破坏与中国的友谊,也没那个能力阻止你们。不过,我们想提醒您一下,幕府跟我们英美两国都是有协议的,如果您再攻打幕府的直辖领地,那会让我们很为难,所以,如果你们非要继续抢,能否不要继续攻打幕府的直辖领地?”
阿礼国这一点倒是没说错,此前幕府跟英国与美国都签署过协议,承诺对两国开国,并给予片面最惠国待遇,而美国与英国也答应全力支持幕府,换言之,这段时期内,是英美两国跟幕府关系最密切的时间。
在历史上,是英萨战争之后,英国才转而支持萨摩藩,反对幕府的,但在这之前,英美两国,甚至后来的法国、俄国等西方国家,全部都是支持幕府的,所以他们这么说也没错。
“这一点请放心。”听到对方已经变相服软,李鸿章也不为己甚的道。“实话告诉你们,我之前已经跟幕府的代表胜海舟先生谈过了,接下来我们不会进攻幕府的直辖领地,反而会受幕府的雇佣,去进攻不服从幕府的地方藩阀。嗯。干脆点说吧,我们接下来是要攻打长州藩。”
“攻打长州藩?”阿礼国先是一愣,接着就点点头,“原来如此。”
长州藩现在的藩主是毛利敬亲,整个地区名义上也还是在幕府的统治之下。在过去,长州藩跟幕府的关系还算不错。不过1861年之后,长州藩的政权逐步掌握在了主张尊王攘夷的周布和桂小五郎手中,对外方针完全转变,从原来的亲近幕府,到敌视幕府。并成为了攘夷派的急先锋,已经成了倒幕派的中流砥柱。
可以这么说,在这个时空的1862年,所谓反幕府的倒幕四强藩虽然还没有被明确的提出来,但萨摩藩跟长州藩却已经是跟幕府离心离德,就差扯旗造反了。
长州藩跟萨摩藩过去没造反,不过是没准备好而已,但幕府早已经无法指挥者两个地方藩阀。也无法从这两个藩阀中获取好处了。
因此,幕府对于长州藩与萨摩藩,也是头疼的要命。打吧,财政不足,怕万一打不过自己更被动;不打吧,这两个地方的分离趋势越来越明显,假以时日必然成为心腹大患。
其实,由于长州藩跟萨摩藩的攘夷倾向。排外心思强烈,英美法俄等西方列强对这两个地方藩阀的政策也是相当不满。早就想找机会教训他们了。
另外一个时空中,曾经发生了两个著名事件。一个是导致英萨战争的“生麦村事件”,另外一个则是引起英法美俄四国联军会攻长州藩的“下关事件”。
这两个事件中,看似毫无关联,但其实都是列强早有预谋的行动,是他们早就想对付这两个攘夷的地方藩阀,那些什么事件的,不过是找了个借口而已。
要不是这两个藩阀及时服软,加上列强发现这两个藩阀很难对付,来硬的怕损失太大,最后的结果还真的很难说。
“李先生。”美国公使哈里森忽然道,“如果你们要攻打长州藩,那不知道有没有兴趣带上我们美国人与英国人一起做呢?”
“哦?带上你们?”李鸿章李鸿章微微一愣,显然还没反应过来,“您的意思是说,你们也要参一脚?”
“是这个意思。”哈里森道,“实不相瞒,长州藩最近一直很排外,经常袭击我们的人,我们对此早有不满,只不过一直无法下定决心进行惩罚,毕竟这件事牵扯太大,一个不好就会闹出国际纠纷。现在么,你们的做法给我们提了个醒,那就是我们也可以组织一支志愿军,跟你们一起惩罚长州藩,这样一来,志愿军不代表我们的政府,只是私人雇佣军,那很多麻烦就会迎刃而解,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兴趣?”
“我要补充一点。”阿礼国接着道,“我们英美两国的驻日部队虽然不如你们,但实力也不差。如果你们同意联合作战,那我们愿意出12艘战舰,3000名陆战队士兵,而且愿意给你们提供一部分补给,这样的实力,相信对你们是有相当大的帮助的,您说是不是?”
“没错!”哈里森道,“我们三国联合行动,不但可以减少损失,平摊风险,而且还可以加强我们三国之间的联系,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情,李先生身为中国政府派来的特使,想必不会拒绝这样的好事情吧?”
“你们倒是打的好算盘。”彻底明白对方什么意思的李鸿章点点头,“说白了就是看说服不了我们,干脆就一起加入抢一把,也要分点好处是不是?”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