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系列药品被证实效果之后便开始正式上市。这东西理论上来说并不是处方药,而纯粹只是植物中的提取要素,但是由于其产量有限,并不公开在市场上市。
顾臻主要向三个行业供应Dr系列的药物,一是各大医院及心理诊疗所,二是各类国内外文学类,艺术类或者科技类的赛事,三则是针对演艺圈。
Dr系列申报通过之后,顾臻额外成立了一个新的独立理疗所,名字就叫做“造梦理疗所”,专门对于文化界和文艺界开放,主要开展的业务就是结合饮食,催眠和药物,对顾客进行心理状态调整,还提供特殊的梦境引导。
Dr.唯心主义的药片能够有效地调动深层意识,在不影响睡眠质量的情况下使人拥有愉悦而有序的梦境,但是通常一个人自身很难决定梦境的具体内容,偶尔使用时心情状态不好,也有可能陷入噩梦之中……因为Dr的特殊作用,这种药片作用而产生的噩梦场景也格外真实,让顾臻担忧会影响到一个人正常的心理健康。
所以目前这种药物只会在理疗所之内动用,而并不对外供给,主要也是担忧梦境太过真实,在没人控制的状态下反而对一个人的精神造成伤害,另外也担忧有人沉迷药物。
不过相应的好消息是,实验证明,在表层意识活跃的时候DR唯心主义并不能对人的大脑起作用,也就是非睡眠状态或者浅眠状态下DR唯心主义是无法对使用者产生效果的,而人类的睡眠欲望由自身的肢体和精神疲惫度决定,所以想要一直沉迷DR唯心主义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第二,由于DR唯心主义本身会导致一个人在梦境中也拥有基本的正常思绪和逻辑,所以必要情况下一个人完全可以做到“梦中自救”。这是遭遇到非计划的噩梦时候的自救方案——万一自救不了,也会因为应激反应和自我保护意识而主动醒过来。
理疗所成立之后,顾臻简单地宣传了一下,前七日每日都只邀请一批与他有过往来的导演,演员或者其他业内人士来做梦境理疗。
专业的心理医师会根据对方的要求作出一个有针对性的理疗计划,主要是针对三个方面:创伤性理疗,灵感性理疗,和体验性理疗。
大部分客人选择的都是灵感性理疗和体验性理疗,几乎很少有人选择创伤性理疗。顾臻对于这方面的事情也算是在预料之中——毕竟要进行创伤性理疗就要涉及到一部分心理创伤,造梦理疗所不是官方医疗机构,一般的客人对他们未必有这样的信任感。
不过因为造梦理疗所的理疗效果十分明显而有效,许多相关的文艺界人士也确实需要像这样的深层思维发掘或者梦境体验,所以很快就变得宾客盈门。
在这个过程之中,方楠导演带了一个十分大名鼎鼎的人物进了顾臻的理疗所。
顾臻接到电话的时候还觉得有点意外,直到赶到理疗所见了本人,才终于相信了。
方楠带来了先后当过两任影帝,名声响彻国内外的天皇巨星黎凌。
三十二岁的黎凌今天正是演艺生涯的高峰期,目前坊间的传闻很多认为他可能获得人生中的第三个金翼奖奖杯。新影片《拾骨》在国内外风头无两,票房和口碑双丰收,顾臻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他真的会到造梦理疗所求助。
黎凌希望做的是创伤性理疗。他在《拾骨》中的演出出神入化,被人所称道,而现实中的情况却是,直到影片已经上映的现在,他本人还是无法从角色中解脱出来,无法出戏。
黎凌理智上明白自己是黎凌,但是感情上却总也无法从扮演的角色中脱离出来,不经意间就会作出电影角色才会有的行为,产生属于电影角色的情绪。
庄周梦蝶,蝶梦庄周,幸或者不幸?
顾臻同理疗师一同认真地听完了黎凌的烦恼,几人在內间商议了一番,最后定下了简单的治疗策略,才出来跟黎凌进行了一番谈话。
顾臻的治疗计划是让他重新深入扮演“黎凌”这个人物。说到这个,入戏太深这种问题,多数都是因为对于角色的自我意识盖过了对于演员本身的自我意识。这也不奇怪,相比于现实来说,总归是故事里的人物性格更加激烈,完整,具有戏剧性。人可以浑浑噩噩地活着,但是故事却不能浑浑噩噩地进行。
而这样有个性,有深度,有戏剧性的人物,会让人沉浸其中不可自拔也是可以理解的。尤其表演者对于人物性格的挖掘又往往是最深入了,远胜于粉丝和观众。
制定了治疗方案之后,顾臻便让黎凌先同理疗师聊一聊他自己的事情,比如少年时期,家庭,初次出道的艰辛,演出每一部影剧时候的心得和心态变化。
理疗师的问题问得很细致,而且更多集中在了黎凌自身的心理或者感情变化上而并不以现实发生的事件作为重点。
黎凌作为一个出色的演员,很快就隐约意识到了理疗师的意图和想法,并作出了积极的配合与回应。而随着理疗师问题的深入,他还回忆起了很多他自己也印象不深,几乎以为自己已经忘掉的旁枝末节。
谈话结束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