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李管家伤势好转,老夫人的劝说下重新掌管家务,倒也算是一件喜事。
早饭后李管家找到杨漠:夏收将近,农庄上请夫人和少爷前去祭天,保佑收割顺利。
这个时代工业基础基本为0,人力有限,收多收少完全是看老天爷的意思,祭天是非常隆重的事情。我国是农业大国,粮食收货的好坏关乎国运,上至帝王下至百姓没有不重视的。
什么时候去?
老夫人请龙虎山的道长看了运盘,后天正是黄道吉日,祭天就定在了后天。
祭天主要是祈祷什么呢?
自然是祈求风调雨顺。
风调雨顺?杨漠顿时来了精神。
是啊,就好比这夏收,忽然一场大雨就能把粮食冲个一干二净,夏收以后若不下雨就会影响秋种。哎,百姓苦啊。李管家感叹道。
那我要是能预知风雨,岂不是能帮助农户早作准备减少损失?
少爷说哪里话,天有不测风云,这世间哪有人能预知风雨。除非是神仙。
嘿嘿,谁说不能,21世纪的人早已习惯了看天气预报。身为一个工科男,这也叫事儿?我先造个天气预报瓶出来玩玩。杨漠想到得意处不由得笑出声来。
“少爷?”李管家被杨漠笑的摸不着头脑。
哦,李管家能不能帮我搞来一个玻璃瓶子,就像这样。杨漠然提笔开始画。
天气瓶的造型就像一只天鹅,一个圆圆的球上长着一个长长的曲颈。曲颈顶端开口,底部与圆球的底部相连。使用的时候将水从曲颈注入。不能加太多,要让圆球李保持一定量的空气。因为连通器原理曲颈里的水面会和圆球里的一样高。
如果天气要变差了,气压就会下降,因此曲颈李的液面受到大气的压力会减少,而圆球内空气的压力则会将液面往外推,体现出来就是管子的液面上升了,反之液面下降。
少爷,这个东西要多大?
这倒无所谓,太小了影响观测:就花盆那么大吧。杨漠指着一个直径50厘米左右的大花盆说。
这么大怕是要几万两银子。
这么贵?
玻璃只有工部一处窑能做,而且越大越贵,这么大的玻璃老奴还没有见过。况且……玻璃华而不实,且易碎,不如瓷器便宜耐用,不如用瓷器?李管家显然不同意杨漠这种败家行为。
看来玻璃在古代中国得不到发展是有其深层原因的:制作工艺高,价格贵,且易碎。而瓷器则制作工艺简单,价格低廉,制成器皿后即便是摔破个边角一样不影响使用。带缺口的玻璃碗就只能扔掉。街上的讨饭的都用的起瓷器,谁会去买贵的要死又不耐用的玻璃?
很明显,这个时代的玻璃有价无市。
不行,这东西必须是透明的。李叔你只管去做把,可以做小一点,把握到1万两银子左右。杨漠肉疼的说。一万两,老子买个如花似玉的媳妇才一万两!
不过话说回来,没有玻璃,就没法做光的折射散射,聚集,不能做这些就不能发明望远镜,显微镜。宏观世界的地理发现和微观世界的发现都离不开玻璃。其实玻璃也并不难做,早在公元前3700年埃及人就制出了玻璃装饰品和简单玻璃器皿。中国也有战国时代的玻璃珠出土。不过这些都是含有杂质的有色玻璃。
关于玻璃的制作传说是这样的:
3000多年前,一艘欧洲腓尼基人的商船,满载着晶体矿物“天然苏打”,航行在地中海沿岸的贝鲁斯河上。由于海水落潮,商船搁浅了。
于是船员们纷纷登上沙滩。有的船员还抬来大锅,搬来木柴,并用几块“天然苏打”作为大锅的支架,在沙滩上做起饭来。
船员们吃完饭,潮水开始上涨了。他们正准备收拾一下登船继续航行时,突然有人高喊:“大家快来看啊,锅下面的沙地上有一些晶莹明亮、闪闪发光的东西!”
船员们把这些闪烁光芒的东西,带到船上仔细研究起来。他们发现,这些亮晶晶的东西上粘有一些石英砂和融化的天然苏打。原来,这些闪光的东西,是他们做饭时用来做锅的支架的天然苏打,在火焰的作用下,与沙滩上的石英砂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晶体,这就是最早的玻璃。
现代制作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纯碱、石灰石、石英和长石。只要能找到这些原料问题就不难做出玻璃。
首先,纯碱可以用天然碱替代。河南吴城就有一个巨大的古碱矿。
石灰石就更好找了,烧石灰用的。
石英石被中医当做药物,也不难找到。
长石:《神农本草经》长石,理如马齿,方而润泽玉色。生长于山谷,及太山临淄。采无时。这个也没有问题。
至于熔炼玻璃的高炉,想必也不会太难腓尼基人烧饭都能熔炼,熔炼温度应该不会太高。
杨漠提笔将材料和工序流程写好。
李叔,我想做玻璃。杨漠说道。
少爷,您要是想做个铁器铜器什么的哪怕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