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大清隐龙> 4755 遥远苦难凄惨的记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755 遥远苦难凄惨的记忆(1 / 2)

孙家庄终于放粮了,就在地主宅院后面的粮食屯里,积雪被人们的脚踩的非常平整结实,渐渐的形成了一个小的广场。孙老财也是豁出去了,他带着看家护院拎着鸟铳土枪在赈济点看着,嘴里还嚷嚷“我告诉你们!这粮食给你们是活命的,不是管饱的!”“你们一家几口人我都知道,成年人一人先领一升,十岁以下的孩子一次就许领半升!”“别说我姓孙的小气,朝廷的旨意你们也听到了,皇上要的是不能饿死人,不是让你们都吃饱了!”“谁都不知道朝廷的赈济粮食什么时候接上,如果到时候我家粮食吃光了,朝廷的粮没送上来,大家伙可都没活路了!”“这是咱们孙家庄最后的一条生路……年龄大的都应该明白事理儿!”“老九叔……您可经历过之前的打仗和饥荒,最是有经验的,这粮食只能救命,不能往抱里吃啊!”中国自古能成为地主的,肯定都不是笨人,在关键时刻还是有急智的,他明白饿久的人见到粮食很有可能丧失理智!一旦这些人贪心起了,一窝蜂的进来抢粮食,那么自己就算是有五六条抢也挡不住数千人!这个时候,就得靠村子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来稳住场子了,年龄大的可以约束自家的子侄,年轻人被老人约束住了,当然也就不敢抢劫了。要说这中国百姓还就是善良老实,越是年长的人越是这样,七十多岁的老九叔抹了一把眼泪,冲着孙老财直抱拳感谢。“孙老爷说得对啊!我这辈子经历过三次旱灾,四次发水,两次过土匪……最后一次还是长毛北伐!”“能活到今天这是菩萨赏给的啊!”“闹旱灾的时候,赤地千里,我是靠着吃田鼠肉和草根活下来的……水灾的时候,我坐着一个破木盆划水挖芦根捉小鱼凑合着熬过来……”“最吓人的是道光年间太行山里闹土匪,一群三四百人杀到咱们村里,幸亏提前得到消息了,全村人都逃啊……”“我半路崴了脚,藏在大树洞里眼看着外面土匪杀人抢钱……孙老爷您家有个表叔,有点驼背的那位,就是那一年让土匪杀了的!”“呜呜呜……活着艰难啊!乱世人不如狗……粮食就是金子,粮食就是命!浪费一丁点都要下地狱的……”“皇上大恩,孙老爷积德……家家分点粮食,回去多掺点水熬点稀粥,只要别饿死就行!”“眼下就是二月了,这雪再怎么也不可能继续下下去……雪一点点化开了,野菜、草根也就能充饥了……”“没粮食就吃野菜……熬到朝廷赈济来了,熬到冬小麦能收了,咱们这一灾也就过去了……”领粮食的几位老人算是打开了话匣子,人生的经验都是苦瓜、黄连、中药渣拌匀了的,苦水掺着往外倒。可是没有一个人敢笑话这些老人的,他们知道这些所谓挖野菜不中毒,吃观音土不被噎死,甚至拔下来的树皮怎么研磨成面,掺多少比例的粮食能吃……这些所谓的经验,虽然苦但是却能让你活!说来说去,人们渐渐哭声一片,谁想到今年老天爷如此心狠,刚过一年好日子就来了这么一场天灾。中华农业文明里久远记忆库中所有悲惨、痛苦、难熬的记忆,都一下子倾斜了出来!这是什么样的经验啊,这都是让人卑微的活下去的痛苦记忆……野菜吃多了会中毒的,你怎么焯水,怎么用其他野菜中和?有这种经验,你就能用这种本来有毒的野草充饥,就能活下去!观音土吃了会涨肚憋死人的,那么无数过去经历过天灾的先人们,就会告诉你他的人生经验!所谓的经验,不过就是一天吃几两土不会胀死人,吃过土之后再吃点什么野草帮助你排泄!甚至还告诉你,土可以研磨了,用纱布晒了之后,做成细细的土面,然后按照比例掺杂一些粮食面。这样的所谓‘食物’能给你一点饱腹感,还不至于你胀死,有限的粮食还能续命让你凑合着喘口气。一切不过就是熬时间,熬到老天爷收人结束,你熬过去了算你命大,熬不过去那也就是你的阳寿已尽!树皮有几种吃法?野菜有多少分类?观音土哪里产出的带点甜,哪里挖出来的又带点酸!放粮的现场一下子就成了忆苦思甜的会场,哭声一阵阵的不绝于耳!但是正是由于老人们站出来维持住了秩序,这才没有发生哄抢的情况,穷苦百姓还是知道感恩的。孙老财都已经赈济了,你再抢他可就没有良心了!一升又一升的粮食发出去了,孙老财的婆娘在家里嚎哭的声音震动了整个村庄,但是不管怎么说,这粮食下去了,各家个户总算是有了炊烟,有了粮食的香气。地主家也没有什么细粮,想吃白米那是不可能的,大家只不过是分点高粱米、玉米渣子、陈年的麦子……可是就这些都已经够他们给孙老财磕头的了。孙家的大门这是第一次有百姓感激涕零的去磕头谢恩,而不是像往年一样,凄惨的去借粮食,去借高利贷,去求赏条活路。孙老财看着账单上签字画押的越来越多,那数字大的已经不忍直视了,他就感觉自己胸口刺痛,还发闷,最后居然心痛的直接软在了地上。家里人赶紧把他抬到床上,给他喂药让他歇着,临睡觉之前他还喃喃低语呢“别的……别的村都放了吗?”“可……可别到最后就我家一家是傻子啊!”孙老财的担忧是多余的,人们真的是低估了传统的力量,儒家科举制度对人心的控制影响是巨大的。举人身份足能让所有地主家疯狂.不光是孙家庄、不远处的刘营、高家围、槐刘村、大王庄……几乎所有有条件的地主都在犹豫中行动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