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度,这一次舒伯特剧院的宣传手笔很强大,外加珍妮长相的确吸睛,所以宣传效果很良好,首周票房爆满,很快就没有余座,之后几周的票房,也都是有个良好的走势开端。当然,其中有一些零星的票数也是来源于曾经的《csI》观众,如果他们凑巧住在纽约,又有经济能力的话,还是愿意去看看这个神秘的‘华妮塔’真人的。
‘哇,天啊,她居然是音乐剧演员,那么这是她的第一部剧吗?之前可没有人找到她在百老汇演出的证据,这女孩真是个谜。’
‘也许是之前我们没有发现而已,这女孩有经纪公司吗?为什么她的PR没有更新她的详细档案?’
‘真羡慕能看到JJ演出的纽约客们,有人会去看她的演出吗?’
‘我已经买了票,如果你感兴趣的话,但我不知道能否和她真人交谈,通常来说我不是会追星的那种人。’
‘我妈妈和我一起买了票,我们会去看首演,我妈妈非常想知道JJ在现实生活中是否也真的那么漂亮。’
‘太羡慕你们了!如果得到签名或者合影的话,一定要发上来!’
当时《csI》的两千万观众,为珍妮留下的就是这么数十个会在ImDB讨论版上积极回帖讨论的粉丝,当然,也许还有一些沉默分子,只是经过车站,看到宣传栏,然后想到《csI》,就这样默默地买了票,也没有上网来和别人讨论。
除此外,还有一些行内关系人士,包括剧评家,在看到如此嚣张的标语以后,也找人要了票,他们对于《芝加哥》剧团的这一次尝试充满了兴趣。
不论如何,这一波造势收到了良好的成效,大家都很满意——剧团和剧院满意票房,珍妮也满意于ImDB上她那少数几十个粉丝对海报的反馈,甚至电影方都很满意于现在的宣传效果,已经结束拍摄,正在忙后期制作的罗伯打电话来说,切萨雷给他们看了一份报告,上面是《芝加哥》电影版的几个关键词在这几周的检索数量走势,从剧院那边开始宣传的那个周末,搜索量就是陡增,包括‘《芝加哥》 上映时间’,‘《芝加哥》 演员’这样的关键词,都是有明显的上扬趋势。
免费的宣传,谁不喜欢?这件事的后续走势谁也不知道,但在目前为止,对剧院和片商都是双赢。估计就是蕾妮那边会多几个记者去问问题,不过到目前为止,蕾妮方面保持了一片沉默,完全是没有评论和回应。
“这是很正常的。”切萨雷递给她一支笔,随口评论,“蕾妮现在最好的做法就是不回应,她的任何一个回应对于你都是帮助。”
在切萨雷对面,一个中年犹太女人笑呵呵地说,“是的,当然现在你对于任何采访也都应该是谢绝态度,就让作品和剧评代替你说话,饥饿营销是个很好的新概念,现在我们需要的就是一直保持大众和剧评人对你的饥饿感——饥饿感能够美化一切。”
是的,在剧目公演前夕,珍妮的团队里又多了一个人了,切萨雷为她找了个公共关系专家(PR):茱蒂.阿克曼,为此她还特地飞来纽约和珍妮签订合约。
珍妮要付给她的钱现在还不算很多,甚至可以说是让人吃惊的低价——一个月数百美元,就能让她享有阿克曼的公关服务。
这倒不是因为茱蒂的名声不响亮,而是珍妮现在名声不够,所以PR要做的事接近于无,切萨雷现在给她找来茱蒂,明显是为了音乐剧上演之后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采访和剧评做准备,如果珍妮一炮而红,PR工作量增大,自然就会换签合约抬高服务费,当然如果珍妮一炮而黑的话,茱蒂本人也许都不会愿意服务她了,她会在现在接下珍妮,明显就是看好她的潜力。
对这些考量,不需要切萨雷明说,珍妮经过一些思考都是能自己脑补出来的。她把简单的合同看了一遍,签下自己的名字,然后和茱蒂握了握手,“你们会留下来看我的演出吗?”
“我们特地在演出前一天飞过来就是因为这个。”茱蒂对她友善地一笑,“今晚如果你有空的话,可以和我共进晚餐吗?我想我们应该彼此熟悉一下。”
不过她显然非常繁忙,话音刚落,她的手机就响了起来,茱蒂抱歉地做了个手势,走到门外去接听电话。
室内陷入短暂的沉默——这还是珍妮和切萨雷在她挂掉电话后第一次沟通。之前切萨雷过来带茱蒂签合约什么的,都是简短来电告知,两人并没多说什么话。
他看来还是老样子,英俊、整洁、冷漠,充满了alpha male(见注)的压迫力,但对珍妮似乎并未散发出什么特别的不悦,刚才茱蒂在的时候,态度还算是和蔼,现在茱蒂走了他也没有立刻沉下脸追究珍妮挂他电话的旧账。倒是珍妮,虽然知道自己的表现很幼稚,但还是翻着眼睛到处乱看,就是不愿意和切萨雷对视。
“所以。”还是切萨雷先打破了沉默,他的语气听起来很容忍,完全是那种‘你现在表现很幼稚,我知道,而且我知道你自己也知道,但我不和你计较’的语气,“之前你说要整的那个人,现在还好吗?”
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