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方块》的销售是火爆的。
尽管以施威尔集团为首的四家销售商将其零售价定在恐怖的八千美元每台上,那些全国各地的街机游戏厅的商人们尽管怒骂连连,但依然趋之若鹜的把所有的搭载了《美利坚方块》的街机抢光。
五千台看着数量很多,其实在全国五十个州平均一下,每个州才一百台而已。
对于整个庞大的美国市场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
要知道当年的《大金刚》一台才两千美金,但他们一年卖出了价值一亿两千多万美元的街机。
现在的《美利坚方块》比他们可差远了。
而且这些商人已经来到加州看到了这款游戏是如何的火爆,也见到了那些没有《美利坚方块》的街机厅的凄惨景象。
不就是八千美元吗?十天!最多半个月就能赚回来!
在这些人的眼里《美利坚方块》现在确确实实已经变成了一个会下金蛋的母鸡。
是无论如何都要搞到手的,不惜一切代价。
就连杰斯特都不得不感叹这个时代的美国人真是疯狂。
实际上,美国八十年代在里根的重商主义的引领下,疯狂的程度跟一九零零到一九三零年的那些巨头们毫不逊色,甚至犹有过之。
根本就是无所顾忌在这种看似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市场背后隐藏着的汹涌的波涛。
这一切都要等到三年之后的那个黑色星期一才会哑然而止。
但,这跟杰斯特无关。
不过很现实的问题也摆在了杰斯特的面前。
产能不足。
只靠雅达利在奥兰治的几家工厂的产能已经无法供应那些汹涌澎湃的购买热情。
就算是跟四家销售商签订的那份五千台的订单,现在也不过才完成了二千多台而已,而且,雅达利在看到了《美利坚方块》的火爆之后,在杰斯特提出跟他们重新签订一份更大的代工合同的时候,竟然将价格提高了百分之三十!
这让杰斯特怒不可揭。
你们以为全美国只有你们雅达利才能生产街机吗?
不过找了一圈的杰斯特悲观的发现,的确,在美国确实有很多其他的工厂可以满足他的要求。
但问题是,要么就是规模太小,无法满足他的产量要求,如果同时找n家企业的话,那么又不好协调。
要么就是需要改造生产线,短时间内恐怕派不上什么用场。
最后,他竟然有些悲哀的发现,整个美国,拥有大量不需要改造,可以立即生产街机的工厂的,竟然只有雅达利。
无奈之下,杰斯特只能捏着鼻子又跟雅达利重新签订了一份五千台,加上之前的总共一万台的代工合同,为此杰斯特需要付出总共四百六十万美元的费用。
但杰斯特跟他旗下的火星娱乐,却可以得到至少六千万美元的收入,再加上那四家销售公司所有盈利的两成。
尽管如此,刚讹诈了那些销售商的杰斯特还有些暗爽的他,这次被雅达利趁机讹诈就跟吃了苍蝇一样难受,这样的讹诈是他无法容忍的。
只能他趁火打劫的讹诈别人,而决不能让其他人趁火打劫的讹诈他。
他已经决定,接下来必须要解决掉自己无法生产自己的产品的问题,不然的话,这就相当于被人扼住了脖子,现在还是小事,以后要是被人拿来利用,自己再想办法可就晚了。
还有,杰斯特同时想到,这次自己得罪施威尔集团那四家销售商得罪的狠了,之前他们因为雅达利的崩溃而陷入了经营的困局,恐怕这次通过自己的《美利坚方块》让他们缓过口气来,下一次的合作就没那么容易了。
找其他的销售商?
杰斯特只是冷笑,这些销售商哪有这么那么简单,都是一丘之貉,而且,历史上被发行商吞掉的软件商还少吗?
必须要建立自己的发行销售网络,没有自己发行网络的游戏公司只能算一个大一点的工作室,而远远的称不上是巨头。
游戏行业的圈子是不大的,尤其是在这个游戏业已经萎缩的不像样子的时候,火星娱乐很快便在整个电子游戏业里面引起了轰动。
一款游戏一个月不到就赚了六千万美元,这可不是随便哪一家游戏公司都能做到的,甚至可以说,就算是在硅谷,也没有几家新型的科技公司能够做到他们这样。
就连苹-果当年都不行。
当然,游戏业已死是美国人的共识,所以就算是火星娱乐让街机市场再次火热起来,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被一些人认为那只是回光返照而已。
比如说,雅达利的新老板,杰克·特拉梅尔。
“我的意思?我的意思就是游戏机毫无价值,未来是属于pc的,游戏机能够做到的事情,pc同样能够做到,而且做得更好,而pc能够做到的事情,游戏机永远也做不到的,这就是我的意思,雅达利ver不会重新回到电子游戏上面来。”
这就是特拉梅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