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坐等灌婴、刘泽开战的期间,吕家兄弟干了自认为很到位,但实践证明却是很扯淡的一件事:罢免审食其左丞相之职。
这是包括审食其在内几乎所有人都不曾料到的。按理说审食其是吕雉的嫡系,应该和老吕家的关系非常密切。可不曾想到的是,吕家兄弟会先在这个人身上动手,着实令人费解。
史料只给出了这么个结果,并没加以详解,这为审食其的遭遇蒙上了一些神秘的色彩。我也为这件事迷茫很久,当纵览过审食其的经历后,我渐渐理解了这件事。
当然,我下边写的几段是自己揣摩的东西,并非史料记载,大家可以批判的吸收。
我一直相信,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它的道理。如果我们综合审食其过去的角色定位和将来的命运走向进行分析的话,他有这么个遭遇也是可以理解的,甚至说是合情合理的。
审食其和吕雉的关系微妙,自然有点张扬,在吕泽、吕释之面前也许会收敛些,可并不会把吕产、吕禄这些小辈们放在眼里,对他们也不会太客气。如此一来,吕家兄弟对他很不感冒。
况且,吕雉在世时,很多政令均由审食其定夺。吕雉一死,吕家兄弟纷纷登台,掌控朝政。而审食其这么多年来养成的工作习惯和在朝廷中影响力,一时半会改不过来,在有些事上会胡乱拍板,甚至在吕家人面前也要指手画脚,这让吕产、吕禄很不忿,对他意见很大。
更重要的是,审食其掌控宫中侍卫,出出进进都要经他点头,这更让吕家兄弟大为光火。这种局面,注定了审食其的结局。
如果审食其只是因为自身的行为习惯,而影响了他和吕家之间的关系的话,其被罢相多少还有些无辜。
但事实上,他在内心深处已对自己的站位问题开始了摇摆。
审食其和陆贾的关系很密切,并且他身边还有个叫朱建的人。陆贾和朱建在前边都做过介绍。
陆贾能侃,擅长拉皮条,更为陈平笼络群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然,审食其几乎被他拉下水。虽然审食其和陈平之间的关系依然不好,但并没有以往那么紧张。
朱建善谋,擅长定方略,审食其这些年来能在朝堂上混的如鱼得水,不仅靠吕雉的照顾,更要感谢朱建在其背后的出谋划策。
可巧的是,陆贾和朱建都支持老刘家,反对老吕家。这俩个人的言论基调,影响着审食其。
审食其开始彷徨了。这对吕家人很不利。
更夸张的是,不仅吕家人想拿掉他,陈平、周勃等人也急着换了他。原因也很简单,审食其毕竟和吕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无论如何,这个人是靠不住的。并且他和陈平内斗了这么多年,一时半会还真不好化干戈为玉帛,况且现今审食其也没有跑来主动示好。陈平之流要做的事情,绝不愿意让一个并不怎么信任的人跑来参和。
审食其成了一根名副其实的臭棍,很荣幸地让对垒双方都对他有意见。由此可见,他在这个时候被罢相,完全是在情理之中的。
然而,让吕家兄弟不曾想到的是,他们的这个举动,反而为自己埋下了更大的隐患。
就在这个隐患爆发的前几天,吕产和陈平正式交手了。
他们的这次较量,还得从一段对话说起。
高后八年九月十日(公元前180年),吕产在北大营和自己的嫡系贾寿有过一段对话。
贾寿跑出去公费旅游一圈后,回来向吕产报告:灌婴已与刘襄联合。
这个消息让吕产大吃一惊。
紧接着,贾寿又说了这么一句话:速速进宫,挟天子而诛群臣,严守关中,再谋天下。
不巧的是,吕产、贾寿的这段对话,传到了一个人的耳朵里。这个人是曹窋。
曹窋我前边也提到过,他是曹参的大儿子,一个老实的不能再老实的人。
按理说,曹老实又不是顺风耳,吕、贾二人在军营里的对话,没道理会传到他的耳朵里。然而,无巧不成书,曹老实还真幸运地听到这段话。
曹窋之所以能够如此幸运,还要拜他的性格所赐。
刘盈在世时,他和曹窋的关系很密切。道理也很简单,刘老实和曹老实有共同语言。
更重要的是,曹窋一根筋,没多少心机,说起话来直来直去,连他爹都受不了。一天到晚在朝堂上装傻充愣,没干一件正经事。
刘盈死后,吕雉爱屋及乌,给了曹窋一些关照。就这样,他在吕雉手下混的挺顺利。
后来御史大夫任敖病死,吕雉毫不犹豫地让曹窋代行御史大夫。
(任敖,刘邦参加革命前,在沛县监狱曾经替吕雉出头,让其免受凌辱,赵尧被赶走后其被任命为御史大夫。)
由于曹窋既老实又听话,还不胡言乱语,因此吕家人对他不怎么设防。这就是曹窋能在老吕家的地盘上随便出入的缘由了。
这天,曹窋去找吕产,准备汇报一些朝中的闲杂事。入得军营,畅通无阻,连通报的人都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