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北秦三神之一,刺客八重雪,与子不语有种说不清的深交关系,连身边的爱徒“鬼影神宗”都全数赠给了子不语当护卫,这等干系不言而喻。
八重雪的恐怖北秦之人,人人皆知,只要他出手,就很少有人能逃生的,而他也是个低调之人,很少在人前露面,这么多年来,一直隐在北秦皇帝身边,受皇帝的中用。
借着这层关系,北秦的官员更是不敢得罪这个女人,生怕惹毛了子不语,第二天起来都不知自己是怎么死的。
而在遭遇如此重创之后,子不语,已经是第二次尝到苦果,在嬴政面前,子不语都能感觉得到一股被压制住的感觉,以前那挥洒自如的排兵布阵,设局之道,皆会受到嬴政的干扰。
为此,子不语让宋昶重新整兵,十万军队,一万弓箭手,死的死,残的残,着实让宋昶和子不语心疼一把,不过他们现在正往大宁卫赶路,到了大宁卫就可以再补充一些弓箭手,否则,他们这剩余的九万军队配备不齐,随时都会被人端掉。
故而,兵马重整之后,子不语和宋昶便往大宁卫火速领兵而去。
嬴政和高长恭两人驾驭马匹,比起那时上万的军马,轻装上阵的两人轻松自如的奔跑在草原之上。
嬴政一路上苦着脸,高长恭便明嬴政钻进那轿子,自然是吃了子不语的苦头,一路过来不想多刺激嬴政,只能躲在自己的面具下暗暗偷笑。
也就是有了嬴政,高长恭慢慢才有了更多的感情,以前那冷冰冰的一面似乎在融化着。
面对嬴政一路过来的两次经典之战,都是以少胜多,声东击西,让敌军苦不堪言。高长恭也就在此刻明白,他以前所读的兵书,所跟随的军队打仗,在嬴政面前只能是一纸空文。
因为嬴政脑袋的灵光,以及应付突发的局势,总能用最耐人寻味,最让人捉摸不透,却能让人痛苦不已的法子,破万军之势。
故而高长恭更加肯定以往对于嬴政评价的“无限可能”,真的就是那么一回事,在嬴政身上没有
什么不可能的,和嬴政一起,高长恭也感受到嬴政所谓的人生,所谓的刺激。一想到这,高长恭便会回忆到城楼之上和嬴政那随口之约,其实,在嬴政多次的训话,和给予高长恭的信心下,高长恭确实动摇了,只是这时,却见嬴政一脸郁闷似乎没提到这事。
按照高长恭的性格,他自然不会主动去和嬴政议论他们之间的约定。也只能等着嬴政何时想起,也许还会有第二次的携着妃子,大玩躲猫猫,让全天下的人再次为皇帝丧妻而默哀!
全力的赶路,嬴政按照老毕给的最短的路线,便在第二日来到大宁卫。
大宁卫是外围三大据点之一,是一座大城池皆带着几座城池形成的一个据点。所以要攻占大宁卫,便要从周边几座城池入手,一一攻破,才能将大宁卫真正的围困住。
而攻占大宁卫的领兵,便是蓝军南部军(先前有误,没有西部军。)头领吴应能。
因为南部军,几乎都是水军,都是在水上作战的,所以对于这陆战着实让他们头疼一番。特别是在这干旱的北方,南部军们,恨不得挖出一条河流来,将他们的船只开进大宁卫,和北秦军痛打一番,但现实告诉他们,只能硬着头皮,踩着陆地和那北秦对上。
好在吴应能先前借来了奴军中的红军,奴军自然而然就是陆上好手,一下子拿到这十万军队,吴应能当然只会让红军去冲锋陷阵,而他们的蓝军则是在一旁逍遥自在。
奴军没办法,毕竟人家拿着太后的诏令,也只能听令于吴应能,几场战打下来,的确是把大宁卫周边的城池占领了不少。
只是,这样一来,红军的士兵们有点受不住这样天天作战,天天冲锋的重压,不断有人倒在战场上,整整十万的奴军已经伤亡了三万多人,这点惹得奴军的士兵们各个怒声四起。
因此奴军派出他们现任的头领,李玉齐同吴应能商讨冲锋之事,可以让南部军派人支援补充,却遭到吴应能拒绝。
按吴应能的意思,就是你奴军冲锋陷阵是应该的,而且打死打伤,反正不是我南部军我也不心疼。
这样一来激起所有奴军的怒气,蓝军和奴军顿时僵持出,产生出莫大的矛盾。
吴应能借南部军三十万人马之势,直接将李玉齐缉拿起来,并要当着奴军的面将其斩首,以示警告!
奴军这下算是被镇压住了,各个敢怒不敢言,看着自己的统领就这样任自己的同胞鱼肉,心头怒火已经憋到一个极致了!
而前来支援的五千人马,刚到燕朝军队的军营外,就被蓝军给拦在了外头,说什么也不让他们与红军碰面。
无奈之下,五千兵马只能在外头扎营,并派遣将领去拜见吴应能问清楚状况,结果却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