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妈远远地看着何大明的宝马车开走了,眼中露中羡慕之情,何妈说:“别看这大明这孩子没读多少书,能耐还是不小啊,年纪轻轻的又是买车又是买房的,听说还在城里还开了一个大酒店呢。在城里又有关系,上次二狗他爸开车撞上了一个骑摩托车的,一下子死了两个人,人家索赔要赔五十万,闹的下不了地,后来他们家找大明,大明通过交通队的朋友,然后又托人找法院的去调解,最后才赔了20万。”
何晨东想想也是,同龄的六个儿时玩伴中,现在数何大明最有出息了,小时候的女孩伙伴都嫁出去了,就不说了,四个男孩伙伴中数何大明最有出息了,现在有他这身家有人在这县城还不多。
他们那几个人都是初中毕业后就上“社会大学”了,一方面是读书成绩不怎么样,另一方面还是穷,没有钱读书,八零后的一个群体把所有不好的社会现象都赶上了,“上学凭成绩,读书要交钱,毕业不分工。”只有何晨东一个人还在坚守着读书,最困难的那一年是95年,那一年干旱,吃饭都成问题,可是队里还经常来催收提留、摊派的,更可气的是,没有粮食交,他们就把家里喂的一头猪赶走了,当时何晨东的母亲还偷偷哭了一场,正在最困难的当口,朱爷爷知道了,不知道从哪弄来了好几千块钱,并且将何晨东的学费也交了,所以何晨东一直地努力地学习,直至考上大学,但是大学毕业后他很失落,找工作的压力太大了。
所以每当湾里人说何晨东是湾里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时,何晨东听了都很惭愧,湾里同龄的六个小伙伴中,就他一个人上了大学,但是现在他跟这五个儿时的伙伴相比,别人都过上了小康日子,可是他还在为生活而累,要不是在欢乐谷的那个意外得了点赔款,他的生活不知拮据到什么程度,可能都不如都市里的一个民工。
记得刚毕业那会,日子是多么的苦,曾一度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现在这湾里还充斥着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因为何大明没读书,他成功了,何晨东读了大学,可是也没看到混出什么名堂,直到他用那次意外的“赔偿款”捐资修建了一条乡村公路,他才在乡亲们眼中看到了赞赏之情。看到读书人的觉悟,因为何大明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何大明的发家史,何晨东倒时听湾里人讲了不少。何大明96年初中毕业后,被他父亲托人安排在了镇上的一个酒店当学徒,帮忙大厨配菜,管吃管住,一个月300块,他的体重就是从那时开始增加的。才做了半年,何大明就有了“鸿鹄之志”,觉得自己不应该成为一名厨师,在没有和家人商量的情况下,他偷偷地跑到了北京,他有一个初中同学家里在北京卖排骨,他联系上了那个同学,开始在他同学家打工,后来觉得总是别人赚大钱,自己赚小钱,于是他自己在一个小超市分包了一个肉摊,就这样开始了他的创富之路。
那时中国进入市场经济没多久,各种政策制度都是有特色的,先试先行,摸着石头过河,而当时首都北京的外来人口每年都是爆发式地增长,所以当时北京的生意那是很好做的,何大明从一个商场的分包商做到了承包商,但当时资金是制约发展的一个瓶颈,超市都差不多两个月结一次帐,因此每个月都要压大量的货款,找钱是一个大问题。
当何大明想将生意扩大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个50多岁的妇人在他那买排骨,他每次都送货上门,服务极其的好,于是在交往的过程中,他通过各种手段取得了这个女人的信任,没想到这个女人还是一个有钱的主儿,她愿意拿出150万来给何大明投资,当然是算作入股的,后来何大明不知道用什么办法就私吞了这笔钱,他离开了北京,转到东北那边专营沃尔玛和家乐福卖场的冷冻肉生意,他通过捆绑利益共享的方式与那些卖场的生鲜主管和防损主管打好关系,各取所需,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在那个年代,中规中矩做生意是赚不到大钱的,必须得钻点空子,走点政策的漏洞。国人都知道我们的食品多么不安全,但其实你想不到当时有多么不安全,当时他们奉行的原则就是,只要不吃死人怎么卖都可以,死人是底线。说几个典型的例子,超市里打特价的羊肉卷,基本上是没有羊肉的,大部分都是老鼠肉或鸭肉然后洒一些羊尿和羊油制成的。还有一个肉馅是用纯白的白泡肉混着鸡肝绞出来的像瘦肉。特别是猪肉注水这样的事情,超市卖的猪肉基本上都注水了,注水其实还是件小事,最要命的是,后来有人发明了一种液体胶,将这种胶注到猪肉里面,既可以锁住水分也不让人那么容易看出来有水,但是这种胶是有毒的,长时间食用会导致肾衰竭,所以当时他们卖猪肉的人基本上不吃猪肉,这只是食品安全方面的冰山一角。
后来这几年,一方面实体经济下滑,利润越来越薄,另一方面随着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大,国家出台了更多的监管措施,越来越严,利润就更薄,生意没有以前好做了,何大明在做生意的时候,也养成了一个爱好,那就是去休闲会所,因为很多生意都是在那里谈成的,所以他一直觉得那是一个好地方。
最开始的时候他是出于一些歌舞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