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这四句偈佛修者都很熟悉,因为在各经卷之首,故曰开经偈。而除此之外,在卷末同样有偈,名唤回向偈。其偈曰:
愿以此功德,庄严敬佛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两者之间的联系就像行文之中的前后呼应一般。我很早就说了自己不是一个坚定的信仰者,故此生不得成佛。在我看来,维摩诘就是最好的一个楷模——虽然他不一定真正的存在过。我或许做不到维摩诘居士那般看透尘世一切的大自在境界,但若能从中得到一丝佛之真谛,也不枉此生寻佛一遭了。
人世常说净土极乐在遥远彼岸,不可触摸,不可善断,其实不然。净土者,众生之心也。直心、深心、菩提心、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四无量心、四摄法、方便、三十七道品、回向心、说除八难、自守戒行,不讥彼阙、十善。这些都是净土。佛对宝积言: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故菩萨于一切众生悉皆平等,深心清净,依佛智慧,则能见此佛土清净。
长者维摩诘居毗耶离,供养无量诸佛,深殖善本,得无生忍。久于佛道,广释大乘。以度人故,方便毗耶离,维摩诘以身疾而广说**。维摩诘是一个真正的大智慧者,所以连佛都对其赞叹不绝。所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不外如是了。
正觉,这是佛门的一个至高境界,如同道家的大罗天那般等级一样,都是地位尊崇的。诸般经卷中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实际上就是指的正觉。众所周知,佛有十大弟子,即舍利弗(智慧第一)、大目键连(神通第一)、迦叶(头陀第一)、须菩提(解空第一)、富楼那弥多罗尼子(说法第一)、摩诃迦旃延(议论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优波离,亦称优婆离(持律第一)、罗睺罗(密行第一)、阿难(多闻第一)。
在弟子品中,十大弟子一一向佛阐述自己不配去问疾维摩诘的理由。由此可以看出,维摩诘的佛道比十大弟子要高的多,等同于佛。十大弟子中,世人最熟悉的莫过于迦叶、阿难、须菩提三者。盖因《西游记》一书而致。前面我曾讲到,读佛经,实际上就是读故事。这是针对于《楞严经》、《华严经》、《妙法莲华经》等一类的经卷,正如《维摩诘经》一样。
维摩诘的大智慧不是在于他的佛道修行有多么的高,而是在于他个人的所为,也就是生活方式。开篇便以讲明,维摩诘居毗耶离城,布施人间,连同妻眷都是向佛之人,可见一斑。在当代,也就只有已经过世的国学大师南怀瑾老师,台湾的林清玄老师算得上大士者。佛是人,人是佛,两者没有区别,维摩诘居士早已证明了这一点,所以他得以正觉菩提,为大智慧者。
菩提究竟是什么,这是个不算难回答的问题。首篇我写了菩提心一文,个中的解释不是很清晰,没有向佛之心的人估计也只是看过便罢,没有太多的深思。所谓的菩提,在佛的释义中有很多种,说的最多便是烦恼。这是对众生而言的,也就是如我一般的凡人。我们的烦恼若是能放下,洞彻,那就是菩提。而对于菩萨而言,菩提就是慈悲之心。有了一颗慈悲的智慧心,才可称得上是菩萨。
经云:心常安住无碍解脱,念定思持,辩才不断,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及方便力,无不具足。
有的人以为宗教很难理解,总是把这些经文当成天书一般,就像道家的诸多典籍一样,其实不然。就拿上面的这句话来说,实际上就是佛的真谛所在,不管是大乘还是小乘,都离不开个中的本质之意。现如今的很多人看古代典籍或是经卷,都喜欢看这个领域内的大师们的释义,这样其实对自身修养不是最好的。大师们的解读自然是了不起的,但个中包含仍然有自己的认知思想,看的越多,自己的思想就被大师们的思想套住,走不出属于自己的修行之道。
古语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不是说说而已。就如我曾经也喜欢读大师们的著作论述,看的时间长了,提到某一部经卷古籍,想当然的就把当初大师的解读拿了过来,那样的话根本就不是自己的修行,而是沿着别人的脚步前行。这样一来,就永远不能看的透,看的清楚。在当前的小说领域内,有很多的修行之法,都在畅言创造自己的,这是一个道理。不同的是,小说是虚幻的,佛与道是真实的。尽管都是精神的寄托,但经卷古籍所带来的是真实的个人修养,这才是真正修身养性。
修身养性,提到这一词汇,很多人都是想当然的把这放到年岁大的人群身上,尤其是退休人员或是领域学者们。一来,这些群体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这话虽然不好听,可却是真切的。二来,青壮年群体都在为了生活忙碌,没有那个时间来修身养性,除非自己是老板,抑或是**或富家子弟,不需要为了金钱而拼命劳累。当然,还有很多很多的各种原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