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虽然重要,但是战争显然更重要:大年初一早上九点整,由国家主席程知节亲自主持的华夏共和国武装力量装备会议正式召开,这次会议除了程知节外,还有总理胡敦文,以及陆海空军几乎所有在首都的高级将领。因为战事不能到场的将领或者通过有线电话参加会议,或者提前把自己的意见写好送来。
这次会议程知节已经酝酿了很久,主题只有一个:让武器装备的生产规范化,标准化;建立一套科学客观的装备性能制定和评价体系;严格杜绝高级将领们按照个人喜好制定或者修改技术指标的荒唐行为。
程知节在会议开幕讲话上直接点明了主题,连“大家新年好”这样的客套话都没说一句,足见心情之差。
接下来就是国防部长刑天槊进行点名批评:陆军的各种重型坦克,口径1米的巨炮,海军的重甲航母,空军的超级战略轰炸机,统统受到了批评。刑天槊最后总结道:“质量和数量的双重优势虽然很好,但是不现实。尤其是这些年同志们觉得我国国力强盛,对于质量优势的追求程度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武器装备的生产数量。无论坦克,军舰,飞机都在追求越大越好,盲目追求吨位、装甲、火力的压倒性优势,存在严重的性能浪费。这样不仅导致武器装备产量上不去,而且武器装备的可靠性降低。最重要的是由于产量不足,部队得不到足够多的新装备,不得不用老装备打仗,反而造成了更大的伤亡。这就叫适得其反,过犹不及!所以,国防部正式决定在总装备部中成立一个技术委员会,专门对各种武器的性能指标制定进行考核,各军种司令员和将领,乃至士兵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但是军种司令员对武器装备的技术指标制定不再享有决定权。这个权力收归总装备部。”
此话一出,原本对主席和国防部长的讲话抱着“呵呵”态度的陆海空军司令员顿时变了脸色,不再拥有对本军种武器装备性能指标的制定权,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共和国自从建国以来,本着使用武器的人最了解需要什么武器的观点,所有武器装备都要通过本军种司令员的点头才能算研制成功。现在这个权力收归总装备部,确切的说收归国防部了。更重大的打击还在后面:各军种的装备部即日起被撤销,全部划归总装备部,以后军种司令员只负责作战。
得到这样的会议结果,大家的心情可想而知。尤其是军种装备部被撤销,这等于让军种司令员那仅有的建议权也形同虚设,没有专业人员的报告,建议个屁啊!难道海军司令员还有时间去专门研究军舰的技术指标吗?于是在这个全国人民都喜气洋洋的日子里,首都军区家属院的许多别墅里却传出阵阵骂街声。
唯一让各军种感到欣慰的是,国防部长虽然对很多项目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但把它们全部砍掉。没被砍掉的都是已经投产的即将投产的,比如陆军的重型坦克和海军的重甲航母,空军的洲际轰炸机。这些项目都被证明是很有必要进行下去的,但是性能指标都被做了调整:重坦正面装甲过剩,侧后装甲纸糊,所以要重新平衡一下;并且同时生产两种装备不同口径主炮(105毫米和150毫米)的重型坦克也浪费产能,折中一下,统一装备60倍径128毫米炮和相同的炮塔,至于底盘本来就是一样的,这种坦克被重新命名为1945年式重型坦克。海军的航母装甲过于厚重,要砍装甲来提高建造速度。H-20洲际轰炸机是唯一一种没有被削弱的武器,国防部也希望能有一种可以从内陆起飞,轰炸美国本土和整个欧洲的战略轰炸机。但是这种飞机至少还需要1年时间才能投入生产。
总体上,被砍掉的项目更多,尤其是那些还停留在图纸上的武器和实用性不高的武器:比如陆军已经生产了24门的口径高达1米的超级榴弹炮、刚刚制造出一辆样车的17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海军的新一代装备3座四联装500毫米巨炮的高速战列舰,以及装备三座三联装450毫米炮的战列巡洋舰等等,都是刚刚完成基本设计就被废弃了。
生产计划的调整、标准的统一都需要时间,产能扩大带来的影响再快也要三个月后才能看到成效。现在,在北非和印度的两支远征军已经快要撑不住了。国家主席程知节要求海军尽快组织一次支援行动,给北非部队送去足够的补给和补充兵员。陆军则要从孟加拉和巴基斯坦两国出兵,争取打开通道,和空降在印度内陆的部队把战线连起来,完全控制住印度北部地区。然后守住战线,等太平洋或者苏联战场结束战斗,再抽出兵力彻底解决印度问题。
四线作战让共和国疲于应对,必须减少次要战场的消耗,空降兵这一年多来,已经把让印度从英国和共和国购买的武器生产线重新运转起来,可以为自己和友军提供相当数量的武器弹药,大大减轻了空军空投补给的压力。空降印度的基本目标已经达成。但是现在英国部署在印度的陆军数量已经达到50万,而空降兵在经历一年多的战斗后,总人数已经从20万下降到18万,这还是空军又空投了2万人补充的结果。分裂印度这个目标,只能暂时先放一放了。
在超级九头鸟远程战斗机和临时改装和紧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