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其他类型>共和国战记> 第六十章 西线攻势(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章 西线攻势(中)(1 / 2)

赵成章和刑天堞两位司令员还没从国家主席的命令中回过神来,总参谋长的命令就尾随而至。防风休早就预料到了这种情况的发生,他已经提前准备了一份作战方案,免得前线两位大将只顾自己立功却让共和国深陷苏联战场的泥潭之中。

防风休的计划的中心思想是:把中苏边界往西推进一段距离,一定程度上满足主席对于领土的渴望,同时也就吸引了苏联足够多的兵力,缓解德国人的压力。具体怎么打,那是前线司令员的事情。作为总参谋长,防风休的计划仅仅给出了要达到的目的:把战线从乌拉尔山-乌拉尔河一线推进到伏尔加河-卡马河-伯朝拉河一线,以这三条河作为将来共和国与苏联的界河;并乘机拿下新地岛。

与乌拉尔河一样,这三条河都是南北走向,三河相连,刚好把苏联一分为二。从河面中间划分的界河也比从山脊线划分的乌拉尔山脉要好管理的多。这份计划防风休随后提交给了程知节,并获得的了国家主席首肯。

刑天堞拿起铅笔在地图上圈住了自己负责的地区需要攻占的几个主要城市:沃尔库塔、伯朝拉、纳里扬马尔。再往下看的时候,刑天槊皱起了眉头:与卡马河是伏尔加河的支流不同,卡马河与伯朝拉河并不相连,卡马河发源于上卡马丘陵,伯朝拉河则发源于乌拉尔山西坡,两地相距有近百公里。如果只是沿河建立防线,那么就会形成一个内凹的口袋型,乌拉尔山仍然有一段将作为界山。伯朝拉河与卡马河都有一个转弯处,这两处的经度基本一致,如果在这两地之间建立防线的话,就可以构成一条比较完整的边界线。

摊开一张更加庞大和详细的地图,刑天堞最终选择了两河上距离较近的两个城市---伯朝拉河上的乌斯季涅姆市和卡马河左支流维舍拉河畔的克拉斯诺舍维尔斯克市作为端点建立连接两河的防线。

赵成章所指挥的中亚方面军负责从乌拉尔河推进到伏尔加河,战线总长度比起刑天堞来要短一些。根据防风休的计划,中亚方面军要打下古比雪夫水库最好能占领还在建设中的伏尔加水电站,西伯利亚方面军则要攻克下卡马水库,然后顺卡马河而下直达古比雪夫水库和赵成章会师。

赵成章接到总参谋长发来的电文后,主动提出扩大自己的进攻范围:跨过伏尔加河继续向西进攻,拿下齐姆良水库,一直推进到顿河东岸,从而把被苏军围困在高加索地区的数十万德军解救出来。当然主要目的是吞下这块总面积44万平方公里,富饶美丽的土地。

提议受到了总参谋长防风休和一些陆军同僚的质疑,防风休特意给赵成章的电话劝他不要贪大求全,能够打到伏尔加河东岸已经很好了。赵成章表示自己会量力而行,即便无法夺取大高加索地区也肯定能守住伏尔加河防线,只是攻克高加索以南地区意味着苏联再没有一块亚洲的领土,政治意义非同凡响,这是国家主席程知节特意嘱咐他的。

挂上电话,防风休脸色阴沉的要滴出水来:“居然敢拿主席来压我!”刑天槊一面小心翼翼的给鱼缸里换上新的水草一面说道:“防风你最近有些敏感了,主席亲自打电话布置的任务他一个方面军司令员有什么办法。倒是程知节同志,越来越喜欢干预具体的军事指挥行动了。外行指挥内行乃是大忌,更何况是在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上。有必要提醒他一下了,虽然战时他可以无限期连任,但是权力并不是无限的,手不能伸的太长。”

赵成章和刑天堞暂时没有心情去揣摩中央领导们的纷争,详细的进攻计划还需要时间来制定,并且新式坦克、攻击机和俯冲轰炸机的数量都严重不足。

配备50倍径150毫米大炮的43年式重型坦克计划月产150辆,实际月产仅有50辆,迄今为止西伯利亚方面军和中亚方面军仅仅各自装备了一个坦克团。

42年式重型坦克,也就是因为装备72倍径105毫米长管炮而被称为重型坦克歼击车的亚洲狮-1,他的计划产量是每月200辆,实际月产125辆。这还是由于前线对于苏军重型坦克的反馈极其强烈,资源向反坦克能力更强的亚洲狮倾斜,才达到的产量。

在中央军事委员装备会议上,陆军代表赵伟中将的说法是海军过于庞大的造舰计划挤占了大量的优质钢装甲板和炮钢,装甲厚实的重型航母和战列舰建造数量过多,以至于陆军资源匮乏,重型坦克的生产速度从来没有达到过计划要求。

海军代表陈舒中将首先表示这完全是大陆军主义对海军的污蔑:陆军自己好高骛远,将两种性价比极低、工艺十分复杂、吨位浪费严重、原料消耗惊人、制造时间漫长的重型坦克盲目投产,发现产量无法满足要求后就妄图把责任推到海军身上;然后他又指出重型航空母舰和战列舰所用的装甲钢板厚度超过300毫米,根本不是陆军能用到的,战列舰主炮的炮钢更比陆军坦克炮高了不止一个级别,不存在相互竞争资源的问题,陆军代表的无知简直令人惊讶。

海军代表随即出示了开战以来的海军用钢材消耗统计表,统计数据显示海军所消耗的钢材仅占军队所耗钢材总数的27%,海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