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其他类型>共和国战记> 第三十四章 航空母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四章 航空母舰(1 / 2)

用客轮和货轮改装护航航母的工作进展很顺利,从1941年3月起几乎每月都有2-3艘下水服役。但是这些航母毕竟速度慢装甲薄,最多也就装20-30架飞机。只有少数采用高速客轮或者巡洋舰舰体改装的航母可以达到30节的航速并装备40-45架飞机。

海军计划中的能够搭载90架飞机的新一代主力航母被命名为太湖级,海军的计划是从1942年8月起可以保持每月服役1艘的速度。新航母早在1935年就开始设计并计划于1940年10月开工建造,但是在充分吸取了关岛海战的教训后,海军决定大幅度加强装甲防护,高度重视战舰的抗沉性,为此要求采用和战列舰一样的三层舷四层底。结果就是建造中的首批4艘航母全部要返工,而工作量之大几乎等于拆毁重建。

这样的结果在战争年代显然是不可接受的,最后海军只得妥协,按照船舶设计院提交的方案进行改造:在航母设计的冗余范围内加厚飞行甲板、水线部位、弹药库和航空燃料库的装甲。改造后大约增重2500吨,代价是最高航速降低1。5节,航程缩短4%。

此后建造的重装甲型被称为太湖Ⅱ级。弹药库和易燃易爆的航空汽油库全部采用小库分散布置的形式,不仅更加安全而且便于设置多个运输通道,加快舰载机的装弹加油速度。

为了赶进度,太湖Ⅱ级的总体设计并不出色,基本就是在安徽号战列巡洋舰的舰体上重新设计了上半部分舰体,并且特别加强了水线甲带的下半部分和飞行甲板装甲,以应对美国海军的舰载鱼雷机和俯冲轰炸机。舰体侧舷上半部分是唯一被削弱防护的部分,因为关岛海战表明对于舰载机的攻击而言,这部分中弹概率微乎其微。至于舰炮,如果航母被敌人的巡洋舰或者主力舰逼近到了舰炮平射都能够到的射程,那点装甲也没啥意义了。

厚重的装甲虽然防护超群,但是排水量也随之大增。增重之后为了保证航速就需要更强劲的动力,而功率更大的蒸汽轮机就需要更大的体积,变速箱也随之加大;为了保持航程不变就需要装载更多的重油,于是体积进一步加大。很快太湖级的设计就成为了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典范。

最终定稿的太湖Ⅱ级设计标准排水量58000吨,满载排水量69000吨,正常情况配备120架飞机,最多140架。与之相对应,美国同期建造的埃塞克斯级航母满载排水量不到4万吨(标排27500吨,满排仅为36,380吨)就能搭载100架飞机,紧急情况装上120架也不是不行。

这种极为扛揍的重型航母还需要至少一年才能服役,在此之前,海军航空兵只有2艘青海湖级和4艘太湖级航母,不仅载机数量不足,而且都是薄皮大馅的主。所幸新任海军司令员刘铭成不是老派的大舰巨炮主义者,他是海军高级将领中最先认识到航母的本质是飞机的人。虽然因为传统势力的原因,太湖Ⅱ级被迫装上了和战列舰一样的装甲,但是刘铭成将军把所有航速能达到30节的护航航母都加入了主力编队。这样海军就有了16艘而不是6艘航母,10艘护航航母总共可以搭载350-450架飞机。在进攻上它们和6万吨的太湖Ⅱ级没有本质的差别,虽然抗沉性上有天壤之别,但是对于目前的情况而言,这不并十分重要。只要他们能够迅速完成编队训练,共和国海军就会对美国海军产生压倒性的空中力量优势,那么这些护航航母防护力差的缺陷就没什么机会暴露出来。

据情报部门的报告,美国埃塞克斯级要等要42年底43年初才能服役,此前美国只剩下列克星敦号、约克城号、企业号和萨拉托加号四艘航母可用。虽然美军已经决定将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改成航母,这种轻型航母的装甲和共和国的护航航母一样差,并且也要等到42年下半年到43年初才能服役,这一年的时间差足以葬送美国海军剩余的部队。

按照刘铭成的想法,41年10月左右就可以完成所有的训练和部署工作,然后立即向夏威夷发起攻击,趁美国海军元气大伤的机会一举拿下美国在太平洋上最重要的基地。

相柳蚺的宜春号驱逐舰已经完成修复和改进重新服役了,作为主力防空驱逐舰,宜春号第一批配备了天眼-2型远程防空雷达和电磁近炸引信,新的自动装弹机和炮管水冷系统让130毫米主炮的射速提高了20%,达到每分钟30发,这意味着双联装主炮的射速达到1秒1发。

对于大战之后没能升官,相柳蚺颇有些不满。他指挥的宜春号在关岛海战中表现勇猛,不仅击落美军19架飞机,而且两次为主力舰挡住了美军TBD鱼雷攻击机扔下的共3枚布里斯?李维特MK。13鱼雷,虽然一枚都没有爆炸。当然这不是因为宜春号运气好,而是因为美军这种航空鱼雷性能实在是太次了,它的设计是彻头彻尾的失败。

在关岛海战中美军投下了200多条MK13航空鱼雷,其中一半没有命中目标,还有几十条鱼雷刚入水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故障,剩下命中目标的那些的则有一半没有爆炸。那些没有命中的鱼雷中,起码有30%是因为鱼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