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其他类型>共和国战记> 第三十二章 移民计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二章 移民计划(1 / 2)

朴正锦,一名大腹便便的朝鲜中层军官,那张大饼脸上总是带着一丝猥琐谄媚的笑容,1。79米的身高和85公斤的体重在朝鲜男人中都算比较高的了。此刻他正在相柳蚺的宜春号驱逐舰上检查食品和燃料淡水的补给情况。为了节省船坞,关岛海战中受损的驱逐舰有相当一部分前往朝鲜半岛维修,朴正锦所在的第59步兵团目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海军维修这些战舰。

在关岛大海战之后,朴正锦大叔因为及时组织维修,避免了多艘驱逐舰的沉没,被破格晋升为中校,算是正式跨入了中层军官行列。虽然是朝鲜军区守备部队的中校。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军区守备部队在共和国的地位和武装警察部队一样,属于准军事力量,不计入三军总兵力。而朝鲜军区因为其情况的特殊性,由朝鲜族人组成的守备部队被进一步弱化。不但没有火炮,连重机枪、手榴弹、爆破筒、无后坐力炮这些其它军区守备部队很常见的武器装备数量都极其有限。整个守备部队以后勤运输和维修保养任务为主。

在共和国吞并朝鲜、李氏王朝完蛋之后,朴正锦曾经为自己的前途而惴惴不安了好一阵子:他在旧朝鲜的军队中属于那种吃吃喝喝迎来送往的文职机关干部的典型,一旦失去了这个位置,他根本不会任何谋生的技能;更别说中国政府很可能对旧朝鲜的军队进行大清洗。和很多人一样,当时他曾经多方打听军队未来的前途,甚至四处送礼打点关系希望能调去政府部门任职。直到上面下令李氏王朝的军队就地改编为守备部队,不进行裁撤之后他才按下心来。

为了向新主子表功,证明自己是有价值的,朴正锦第一次把他多年混迹官场磨练出的本事用在了做事而不是推卸责任上。

当海军那些弹痕累累每走一海里都有可能沉没的驱逐舰艰难的朝釜山港驶来时,当地的官员只知道组织人力在等着驱逐舰进港抢修。而朴正锦却利用手里的权利征调了大批渔船前出迎接海军舰队,并且搜集到了当时釜山港所有能找到的抽水机装在渔船上,每艘驱逐舰两侧都各有两艘渔船与他并行,用渔船上的抽水机帮助驱逐舰抽水。

这种方法至少避免了三艘驱逐舰在前往釜山的途中沉没。朴正锦得到了一枚标志着海军最高荣誉之一的精卫金质勋章。这枚勋章的意义取自精卫填海的成语,用于奖励那些百折不饶,为海军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士。

按照目前的趋势,朴正锦很有可能一路升上去,直至主管海军的朝鲜军区副司令。但是来自中央政府的一纸调令改变了他的命运,这张由国家主席程知节亲自签发的调令上明明白白的写着:“着朴正锦同志负责汉城、平壤、清津、釜山、元山五地及周边乡村征集50万-100万朝鲜族居民迁至哈萨克斯坦民族自治区定居,并由朴正锦同志但任哈萨克斯坦民族自治区朝鲜族聚居区最高行政长官。朝鲜族聚居区选址问题由朴正锦同志与当地政府协商解决,中央将给予资金和政策扶持。即刻启程,不得有误。”

同时接到命令的还有其它三名军官和一名政府部长,他们将分别在不同的城市和农村召集朝鲜族人前往中亚其它四个民族自治区定居。迁移的人数也按自治区大小从10万到30万不等,总共有200万以上的朝鲜族人将移居中亚。他朴正锦倒是带的人最多,去的地方也最大。“上面还真是看得起我啊!”朴正锦苦笑着,不知道这次行动对自己来说是福是祸。从本心讲,他自己也是不愿意去的。

上面的意图他是非常清楚的:改变中亚地区的民族构成和改变宗教信仰双管齐下,彻底扭转中央政府在中亚地区政令不通的现象。而且还能进一步改变朝鲜半岛的民族构成,让更多的汉族人住进来,真可谓一箭双雕。

但是谁愿意背井离乡去那片荒漠呢?至少在朝鲜人眼中中亚就是一片有着几座油田和矿区的荒漠。中央的政策确实很优惠:凡是愿意移民中亚的朝鲜族人,不仅可以免费得到土地,政府还会拨付足够的经费由武警工程兵部队在这块地上建造一座建筑面积1200平米的三层别墅,还会有一笔相当可观的钱用于别墅的装修和购置家具。

至于工作,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国家免费给与土地:那里的少数民族很懒,不愿意种地,只想靠着卖资源过好日子,大量农田都抛荒了。愿意进工厂干活的,国家给安排进入当地的石油和天然气企业或发电厂,都是效益很好的国企和私企。

由于中亚地区气候恶劣,生活物资匮乏,暴力事件频发,即便条件如此优厚,也很少有人会愿意去。朴正锦大致估算了一下,只有那些穷困潦倒的人,和天生富于冒险精神的人(这种人在朝鲜可不多),还有走投无路的罪犯会主动来报名。

“来的肯定是罪犯最多,上面也想到了,要不然怎么会有自愿移民中亚的犯人,立即免除一切处罚的条款呢。还说什么在和中亚原住民的冲突中,移民所犯罪行将得到从宽处理。嘿嘿,这回监狱里那些惯犯可有的闹了,伊斯兰教徒们,你们要倒霉了。”

与此同时,班绝亚拉一行人也接到了通知,告诉他们即将有大批朝鲜族移民来此,这些人原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