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想到那12艘直到1930年才全部完工的昆仑山级战列舰,防风休就觉得心口隐隐作痛。
前任国家主席姬永夜比现任主席程知节的大陆情节还要重。当年他一意孤行要出兵攻打阿富汗和伊朗,妄图从英国手里夺取中东地区。阿富汗和伊朗得到了英美俄三国的支持,结果到一战爆发时共和国还深陷战争泥潭,不得不进行三线作战。
由于中东战争和阿富汗战争耗费了太多资源,海军经费严重不足。到一战爆发时只有区区6艘前无畏舰、12艘装备8门305毫米主炮的老式无畏舰和10艘五岳级战列舰。虽然有3艘昆仑山级在一战期间完工,但是普遍缺乏足够的训练,数量上也不足以对抗美国海军和英国远东舰队组成的联军。至于战列巡洋舰,一艘都没有。
在英美海军威胁下,海军无力保卫航线畅通,共和国不得不在已经全歼日本海军,占领九州岛、已经登陆本州岛的情况下,把吃到嘴的肉给吐了出来,只得到了北海道及其附属岛屿。
姬永夜在1929年期满离任。程知节上台后,虽然迅速从阿富汗和中东地区撤兵,但是海军依然没有得到重视。他的野心竟然比姬永夜还要大,想要翻越乌拉尔山吞并苏联和北欧。偏偏这两人在治理国家,发展经济方面都很有能力,民间威望很高。姬永夜连续担任4届国家主席,直到宪法规定的最长期限才退休。程知节目前看来连任4届也已成定局。这样的领导人,军队高级将领可谓既爱又恨。他们为军队的建设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但是他们提出的发展方向又很不符合共和国的实际情况。除了像刑天钺这种战争狂人,他只要有仗可打,和谁打无所无谓。
防风休这一年来已经多次在会议上提出如果中德联手消灭了苏联,那么接下来就要面对一个拥有数百万平方公里疆土的德国。和德国接壤绝对比和苏联接壤要恐怖得多。但是程知节根本不在乎,最后直接回了一句:“这是懦夫的表现,岂不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乎?”
从那以后防风休再也没提过这件事。
一战结束后,陆军终于不再挤占过多的军费,海军的地位也因为对日战争中显示了一支强大舰队面对外来干涉的重要性而得以大大提高,领导人终于意识到一支庞大的陆军,就算装备再精良,训练再严格也不能取代海军的作用。
1930年,海军正式提交了五岳级的改造计划:
火力方面:用双联装380毫米L50炮代替340毫米L45炮。8座130毫米双联装高平两用炮取代4座三联装152毫米副炮。
装甲防护:全面加强装甲防护尤其是水平装甲。确保司令塔和炮塔正面能够在正常交战距离上承受1000公斤级重型穿甲弹直接命中。侧舷主装甲带和水平装甲能够在正常交战距离上承受850公斤级穿甲弹直接命中。这两种穿甲弹就是五岳级自己将要装备的380毫米主炮配备的重弹和轻弹。
动力系统:用燃油锅炉取代煤油混烧锅炉,安装新一代蒸气轮机,保证在排水量大增的情况下航速由20节提高到23节。续航力20节/5000海里,15节/100000海里,10节/18000海里。
由于重量增加导致重心升高,干舷降低,所以在船体两侧安装防雷膨出部,保持干舷高度不变,降低重心。
改造计划用时六年,从1931-1936年全部完成。
改造完成后五岳级标准排水量约3万吨,满载排水量3。5万吨。
这样算来,截止1936年,海军24艘主力舰总吨位约78万吨(按标准排水量计算,昆仑山级标准排水量3。5万吨,满载排水量4。5万吨),如果在此期间不再建造新舰,那么还没有达到华盛顿海军条约规定的上限条约就到期了,这显然是一种浪费。
海军计划利用剩余的6万吨份额,在1924-1930年间建造1艘世界上最强大的战列巡洋舰。
最初海军将领们认为这种造价甚至比主力舰还要高昂,但是却难以参与舰队决战的大型军舰对于共和国海军来说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只有英国那种拥有大量海外殖民地的国家,因为要保护遥远的航线才需要建造这种军舰。而共和国的殖民地都很近,距离最远的巴布亚新几内亚也不过3000海里。而且共和国在太平洋上的主要对手--美国也没有建造这种军舰。
现在之所以要建造这种价格昂贵的战舰,纯粹是出于你有我也有的攀比心理,既然英法德都有战列巡洋舰,又有情报表明美国也在计划建造,共和国肯定不能落后。
至于战列巡洋舰在海军中的地位和用途,基本上没人深入研究过。以往和日本海军的交战,海军都依靠重炮厚甲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所以海军对于速度并没有特殊的要求。
性能指标要求:火力上和昆仑山级采用一样的主炮,即380毫米L50火炮,四座三联装,前二后二布局,每门主炮备弹150发。10座130毫米双联装高平两用炮。标准排水量下最高航速32节,满载排水量时30节。为了在广袤的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