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四”运动前后,西方艺术理论和各种学说伴随新文学思潮的涌动,也在中国大地上滋生蔓延起来。这在由当时已成名成家的艺术大师和众多普通文艺建设者的有形文字记载中,都不难发现。但是,当时对于西方理论和学说里面的诸多概念或观念,即便在艺术界卓有成就者那里也始终是莫衷一是,各持己见。而在这些概念或观点中,比较突出的几个就是:“纯艺术,象牙之塔,为艺术而艺术。”
在“文革”时期,从报刊、广播、社论到时常散发的文件上,甚至最集中地表现在用于对付某类人或某一人物的公告和诉状中,特别是要强调他们没有立场、作风糜烂且革命斗志极不坚强时,更尤其想要从**、灵魂、精神和意志上将其打倒搞臭之际,就会把这几个原本模糊的概念或观点一股脑地喊出来,并罗列进去。由此,人们就会倍感他们的错误不但严重且是极其反动,甚至荒谬透顶了。
或许受上述影响的结果,或许这几个概念本身确实就有问题,或许其“概念名称”用词不当,容易让人一看就想歪了,并误入歧途……总之,关于这几个概念,在我看来最大误解、误区或错觉,就在于那个“纯”字;就在于这几个翻译而来的字里行间,仿佛在不食人间烟火的情况下,又极其任性倔强,无所顾忌地高叫和强调着:“文艺就是要有独立、自由、平等、个性、创新的地位和作用。”
其实,在任何情况下,一谈到“纯xx”,多数人脑子里面一般会出现该事物必是“怪胎、另类”样的联想和感觉。即刻就会认为:凡“纯xx”的,也必是闭塞、孤立、独来独往的,并与其他任何事物都不能再有点滴关系的东西。而这类东西一旦与它事物联系起来,仿佛这“纯xx”概念,也即不攻自破了。
对于这样一些惯性思维或说常识性习惯化的误解和误导,真正能够去避免、纠正、防范和解决的最简便办法,我自以为“科学而有效”的措施,也就是:“尽可能用直白的语言,讲出某个人或自我对某些学说或概念的解释和认知。”
理源紫光君是我在“西祠胡同”《另一种存在》论坛上的网友。其实,下面一段跟贴和回复,就是围绕上述概念而来得个性化见解性的对话。之所以加以整理并在此列出,因觉得这样一种讨论,不仅利于彼此的认识和了解,而且由此也容易发现相互之间在思想观念上的缺点、不足或正误。
理源紫光:
1、文学,在爱好者的心里是神圣和美妙的,在不屑一顾者的眼里却是幼稚和腐朽的。这一点有些像社会中不同的人对于某种具体的宗教的评价。
2、将文学归类于艺术,我很认同。文学的确可以说是艺术的一个特例。若将文学定位于与艺术并列的一个领域,忽视了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的比较研究,我觉得有些偏激。文学本身恐怕担不起这么大的帽子。
3、文学一定具有独立性,而且必须具有独立性。失去了独立性,文学将充满卑贱与耻辱。另外,好像凡与政治扯上关系的,失去自我的危险都会增大。
4、文学不能脱离活生生的现实世界。追求“纯**”,恐与无源之水相近,让我想起“闭门造车”那句话。我怀疑这种倾向将使文学难深难久,有沦为“精神玩物”之危。
5、文学对社会的作用,我在疑惑中。确切地说,对于科学、政治、军事等领域对于社会的重大意义,我是深信不疑的;但对于哲学,文学,或者还有历史(尤其是近当代史),它们的真正的作用一直让我拿不太准。离之固然不行,依之又感苍白;恰如“鸡肋鸡肋,食之乏味,弃之可惜”也……也许,是厨艺不精,还欠火候之故?
kexie/克谐:
理源紫光君提出的正是许多人心存疑虑而不敢或是不好意思开口的问题。
文学在艺术、文艺或人文文化中只是一个分支。与此并列的还有绘画、音乐和雕塑、舞台剧、影视及其相关学术研究等。但在一切艺术形式中,文学或笼统讲文字形式的表达,其社会价值和意义,尽管过去和现在都毋庸置疑地处于主导地位。伴随科技进步而来的“声色光电”对感官的刺激,以至于让人们用于读书、沉思、冥想上面的时间和功夫越来越少了。重新认识文学,尤其生产那种必须通过读书思考才能“知晓”的文学作品,应是“影视审美”横行了百年后,当代文化建设者们必须要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这也就是我所以对艺术门类,独衷文学的缘由。
关于“纯文学、象牙之塔、为艺术而艺术”这些概念和话语,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个人言语中,意思都是不一样的(当然,理想上的认识,应该首先在概念上定义明确。这样才能交流,并达成共识。可是,这里面的“两难/不完美”困境,也不是一相情愿,就能解决得了的。)
单讲“纯文学”。在我的理解,决不是脱离社会现实,尤其对政治管理效果,采取漠然无视、孤芳自赏的娱乐艺术。其也绝不是“出污泥而不染”,完美无暇的“空中楼阁”、“天外幻影”。更不是只附庸于其它社会机能组织与机制才能发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