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力量的维持这一环节究竟能否省略?
符坚是前秦帝国的一位称得上贤明的君主,他在公元357年登上帝位之后励精图治、提升国力,并在与周边诸王国的一系列战争中征服了中国北方大片土地,随后符坚便将征服的对象投向了偏居于中国东南方的东晋王朝。在公元383年那场灾难性的“淝水之战”发生之前,符坚可以调动来参战的军队数量接近一百万,他将这些军队分为东、中、西三部分准备向东晋王朝发起全面进攻,但是符坚的军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他是在征服周边各王国的过程中强行拼凑起来、缺乏有力的训练,这时的东晋王朝政治**、偏安一隅,符坚本来可以充分发挥其军队在数量上的优势以压倒东晋王朝的。然而,东晋王朝的一个将领谢玄在广陵地区训练出了8万名精锐部队,东晋王朝即是依靠这8万名精锐部队为主力在淝水之战中大败符坚拼凑而成的百万大军的。
前秦皇帝符坚能够聚合起一支规模宏大的军事力量,但是他却并没有尽心将其整合成为一支战斗力强大的军队,而是急不可耐地投入到灭亡东晋王朝的战争之中,结果反而被东晋王朝经过长期严格训练的少量军队所打败而招致身死国灭。
一支混杂的部队在作战过程中损失了部分兵员,这种情形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损失的兵员是其中的比较精锐的部分;第二种是损失的兵员是其中战斗力比较低下的部分;第三种则是同时兼有精锐和战斗力低下的兵员遭到了损失。在第一种情形中,损失精锐部分同时肯定意味着这支军队的整体战斗力的下降,并且由于这一精锐部分构成了这支混杂部队的主干作战力量,因而这支部队的战斗力会呈现出螺旋状态急速下降的态势;在第二种情形中,由于损失的那一部分战斗力低下的兵员本身就无助于这支部队战斗力的发挥甚至是根本拖累这支部队,因而也就反向意味着这支部队的整体战斗力得到了提升,并且由于去除了战斗力低下的那一部分兵力,而使得这支部队的整体战斗力呈现出螺旋状上升状态;在第三种情形中,当精锐部分与战斗力低下部分的损失相当时,这支部队的整体战斗力基本上保持不变,但是当精锐部分损失的比重增大时其战斗力就会急速下降、而当其战斗力低下部分损失的比重增大时其战斗力就会急速上升。
一支精锐部队在作战过程中损失了部分兵员,而它的整体战斗力就会随之下降,这时如果这支精锐部队能够得到新兵的补充,它在数量增加的同时其战斗力也在下降,所以综合而言在得到新兵补充之后其战斗力只能维持到作战损失部分兵员之后的水平。但是,当这支部队获得了充足的时间来进行修整和操练时,补充的新兵因为其自身战斗力的提升以及与部队协同作战的程度的提升而能够使得这支部队的整体战斗力回复到其没有受到损伤时的程度。
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之际,姜尚回答周武王有关兵种之间对比程度的问题时形容说:当敌我双方的军队都能够在地势平坦的地段充分发挥其战斗力的状况下,一辆战车相当于八十名步兵的战斗力或十名骑兵的战斗力、一名骑兵的战斗力则相当于十名步兵的战斗力;当双方都要险要地段作战时,一辆战车相当于四十名步兵的战斗力或六名骑兵的战斗力、一名骑兵则相当于四名步兵的战斗力。姜尚认为,如果战车和骑兵不能布置在合适的位置而使其无法发挥出战斗效能,那么即使一辆兵车也难以抵挡住一名步兵的进攻。尽管姜尚强调说他叙述的只是大概的数字,但是从中还是可以看出他并不认为军队的数量与质量之间是呈现出确定的正比关系:十辆战车可以战胜一千名敌军、一百辆战车可以战胜一万名敌军;十名骑兵可以战胜一百名敌军、一百名骑兵可以战胜一千名敌军。
公元前264年至241年第一次布匿战争中的罗马人只是在战争爆发之后为了取得军事上的便利而仓促组建起一支规模庞大的海军,而他们的对手迦太基人不仅拥有数量占据优势的海军而且其战斗力及战斗经验也有着500年的历史积淀。然而罗马人的新海军舰队在第一次与迦太基人交锋时就取得了胜利,此后更是胜战不断,迦太基原本占据优势的海军在罗马海军面前简直不堪一击。但是,我们应当看到,罗马人的这种胜利更多地缘自于他们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进取心态以及与此心态相匹配的的罗马国家的动员能力和造船规模,因为罗马人尽管取得了几乎每一场海战的胜利,可是他们因为缺乏海洋经验而导致的三次海难事件所造成的船只损失数目甚至超过了迦太基海军在所有海战中所损失的战船数目的总和。粗略的估计是作为海战常胜将军的罗马人在这次战争中总共损失了约700艘战船,而常败将军迦太基人则只损失了500艘战船。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反差呢?这就是因为罗马人在仓促间将新生的海军舰队投入作战而缺乏充足的训练,无论从时间条件还是训练经验上罗马人都无法使得他们的新海军具备与对手同等的战斗力,所以他们因为盲撞所取得的成就与其因为训练的缺失所导致的巨大海难损失是同时存在的。
经常训练和使用军事力量都包含了保持军事力量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