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军事力量、维持军事力量和使用军事力量,即是根据地的运作模式。
假如战线在根据地之外的地方,由于一线作战部队主要在外围作战,因此根据地内部的主要事务是创造军事力量和训练军事力量,根据地与一线作战部队之间的联系是通过输送军用物资和完成训练的军事力量来完成的。在此过程中,尽管军事力量的使用不在根据地的地理范围之内,但是却与根据地内部的军事循环系统紧密相连。
秦始皇统一六国即是在秦王国这块根据地之外使用军事力量,刘邦东出与项羽争霸天下即是在关中这片根据地之外使用军事力量。在根据地的地理范围之外使用军事力量的好处是,根据地内部的军事循环系统较少受到干扰和破坏,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作为根据地军事循环系统一部分的一线作战活动总是因为与敌军直接接触而使得其所属的军事循环系统受到影响。
无论是战线是在根据地的地理范围之外还是之内、或者刚好与根据地的自然地理界限相吻合,真正决定根据地能否继续生存的是其军事循环系统能否持续下去。有时,尽管一线作战部队与敌军的伤亡比例悬殊而使得军事力量损耗巨大,可是只要根据地能够及时提供充足的军事力量,而战线就能稳固下来,另外一些时候,虽然一线作战部队的伤亡数目很少,可是由于根据地的军事循环系统支撑不上因而战线不断往内部缩小。至少,战线能够稳固下来,而根据地内部的军事循环系统就可以持续下去,但是只要战绩往回收缩而根据地内部的军事循环系统就会受到挤压。战线的扩张,不仅仅是军队作战范围的扩大,实质上也是根据地军事循环系统规模的扩大。
两次世界大战中,以德国为中心的联盟集团拥有数百万规模的军事力量,可是却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就遭遇了惨败的命运,这正是因为其内部的军事循环系统顶不住外围的战场消耗。1928-1934年间中国**人在中国南方地区所建立的革命根据地之所以能够在国民党军上百万军队的包围之中持续存在,那正是由于革命根据地内部能够源源不断地创造新军事力量,而只有几万人的红军则能够利用各种有利的地形与敌军周旋,这样就不至于造成军事循环系统中断的危险。
凡是战线所能够达到的地方,军事循环系统必定也同时到达这个地方,然而在不同的情势下军事循环系统发挥作用的效力却会受到限制。军队到达过于遥远的地方作战,根据地输送军用物资和军事力量的路程就会随之增加、时间也会随之增多,这样,前言被消耗的军事力量其补充的速度就会受到限制,而一旦根据地的军事循环系统不能及时顶住前方的消耗,军队就会遭遇作战困境、战绩也随之收缩。
这里据说的只是理论上的根据地内部的军事循环系统的运作模式,而实际上一线的军事力量其补充和维持并非一定要从根据地内部输出,因为军队在战场和战场附近也可以就地取用物资和征召兵员,除此之外,缴获的敌军物资和俘虏的敌军战俘也都可以转化为我方的军用物资和新的兵员,但是万变不离其踪,在此过程中军事循环系统并没有消失而是以一个新的板块或站点模式被临时性地搭建了起来。所以,离开地面电力输送中心的卫星能够在从地面输送的电力用完之后继续运行,那是因为它在电子板在外太空运行的过程中吸收了太阳能,在此过程中电子板吸收太阳能则是不同于地面输送中心的新的输送来源。
所以,军队能否在任意地点和任意条件下作战,关键在于军事循环系统能否在这个地点和这种条件下建立起来并有效地循环着。沙漠地带渺无人烟、除了沙子和阳光气流之外就什么也没有了,可是只要军队能够在将其军事循环系统有效地延伸到那里,而军队就可以持续地在沙漠之中驻扎和作战。平原地带人口稠密、物资充盈,然而假如无法在平原上建立起有效的军事循环系统,军队征收不到充足的物资、也召集不到新的兵员,而军队就无法在平原上立足。
这样看来,人们之前所理解的那种根据地就是大后方的观念应当彻底颠覆了,所谓大后方只不过是人们对于那些看得见的根据地地理范围总在作战线之后的印象,而实际上根据地的真正作用是利用其军事循环系统支撑战争。反过来讲,只要能够顶得住战场消耗、只要能够持续地为作战部队提供及时而充足的军用物资和新军事力量,任何一个地点、任何一种情势都可以称之为根据地。
至于专门的沿途补给站,通常其提供给军队的是之前已经储存好了的军用物资和兵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根据地在其中丧失了作用,因为无论这些军用物资和兵员是从地理意义上的后方根据地而来或者是从补给站附近随机采购和征集而来,都是根据地创造的军事力量,所不同的只是前一种情形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稳固的地理根据地模块,而后一种情形则随机性、带有抽象意义的市场和人群充当了间接的或无形的根据地模块。所以,如果一艘战船能够在海洋中间捕获渔资源用作食物、收集雨水用作水源并在甲板上晒取盐料,而这艘战船就可以在海洋中间长期行进,只不过在此过程之中,海洋、雨水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