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前不久,安安作为大学代表团的成员,去北京参加了国际大专院校的中文辩论赛。有一天,在中央电视台的餐厅就餐时,同桌坐了两位评委:余秋雨和金庸。几个年轻人都爱读金庸的武侠小说,便争着请他签名、与他攀谈。却孤陋寡闻地不知余秋雨为何方名流,结果错过了与这位中国文坛耀眼新星交流的机会,事后,安安一直有点遗憾。回澳后,她阅读了余秋雨的几本散文集,不由对母语文化产生了一股血浓于水的圈圈情结。
有一天,安安带回一份大学东亚文学系举办“中国文化思想研讨会”的通知,邀请一些已经毕业离校的博士、硕士也去参加。晚饭时,安安问母亲:“妈妈,你去吗?”
其实,灵月已接到大学寄来的通知,正想动员女儿一起去参加,这时便点头说:“我觉得你也应该去参加这个研讨会。你刚读初中就来澳洲了,对中国文化了解不多、不深,这对你的教育是个缺憾。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重视探究社会存在的深层问题和人类生命的意义,而这正可弥补现代教育的不足。”
于是,那天晚上的研讨会,母女两人一起去参加了。当灵月带着安安踏进礼堂时,会议已经开始了,一位花白头发的老教授正在台上做有关《易经》的学术报告。两人连忙在后排找位子坐下,却听旁边有人轻声问:
“IQing?是什么?”
灵月扭头一看,是一个年轻的亚洲女生,听她纯真的北方口音应该是从大陆过来的。坐在她身旁的一位男生压低声音向她解释道:“《易经》是咱们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本奇书,据说西方有不少人喜欢研究它……”
老祖宗留下的宝贝,炎黄子孙竟然闻所未闻,这算得上是当代中国人在国外遇到的最为尴尬的事了。灵月读书时曾涉及《易经》,知道《易经》包罗万象,“参赞天地之化育”,其“理、象、数”的内涵,揭示了宇宙变化的绝对性,教人知变和适变的认知处世方式,是中国文化、包括道家和儒家在内的主要思想源泉。但她毕竟只懂一点皮毛,未经深研,自觉没有发言权。而安安却一下子被老教授引经据典的高谈阔论吸引住了。
“……可以说,《易经》揭示的真理和宇宙运行的法则,涵盖了人类的一切学问。而中国文化在[易经]的系统中,已经摆脱了宗教的外衣,其倡导的“天人合一”思想与佛学的“心物一元”理论不谋而合。
十七世纪初,传教士把《易经》带进西方世界,其影响力震撼了西方。哲学家受《易经》阴阳相生相成原理的启发,创立了正反合辨正逻辑定律;受《易经》太极图的启示,物理学家创立了‘测不准原理’;《易经》的阴阳学说引导数学家发现了二进制数学,让世界产生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电子计算机;《易经》的信息论思想将世界引入现代信息高科技社会……
不可思议的是,当今最尖端的学科:电子计算机、原子裂变原理、宇宙星系排列、细胞裂变、元素周期排列、等等,无一不与中国上古时期的《易经》原理接轨。……”
安安听了十分吃惊,低声问母亲:“这么说,现代高科技的首创功臣,好像是我们的老祖宗哎!这我怎么从来不晓得?”
灵月轻声说:“嗯,有些说法我也是今天第一次听到……作为华夏儿女,我感到很惭愧,你呢?”
安安点点头,注意力又转移到会场中心的发言人身上了。
老教授的报告引起了与会者的热烈反响,大家踊跃发言,议题渐渐转入当今世界西风东渐、文明沦落,物质日益丰富、精神日渐空虚的社会现状及反思。不少学者在发言中表示了对东方文化的肯定和推崇。
文化,是人类精神心灵的活动在社会生存中的展现,贯穿于政治军事、科学教育、宗教哲学、文学艺术乃至饮食衣饰、风俗习惯等各个层面。东西文化历来是在表面的、暂时的冲突中,相互消长促进、交流融汇,从而构成了人类世界的整体文明。
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是儒、道、佛三家的思想,儒家的“中庸和谐”、道家的“辩证领悟”、释家的“圆融无碍”,构成了中国文化思想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人类对于世界、宇宙的来源,因探究、求索而形成文化、宗教、哲学等理论,如今各种学说正在自然科学的祭台上斗法。而世上所有学说的争论不外乎:唯心唯物、有神无神、一元多元、有主宰无主宰等,而由此生出很多困惑,却不能究竟。宗教基于信仰,但理智的求知常常怀疑信仰的可靠性;哲学强调理智靠逻辑来支撑,而逻辑又常常无法面对矛盾。而中国文化所提倡的内在领悟,作为一种整体的理解,天然具有包容矛盾和在整体中平衡矛盾的能力。
世界上充斥着我是你非、各执一词的争斗。其实,凡事皆有因。**思潮的形成,是原始资本主义残酷剥削压迫的结果;武装革命、阶级斗争,激化着人类互相的对立和仇恨;帝国主义的侵略,激起民族主义的高涨;而物极必反的定律,导致弱小民族对强国霸权的反抗,演化为极端的恐怖主义……历史在忽左忽右的循环往复中演进,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