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显仁总是喜欢将他的目光隐于黑暗,乾清自然是没有注意到了。他忍着饥饿,一路小跑的到了汴京城老宅区。凑到一群老人跟前,陪着笑脸。
“长青王爷?谁是长青王爷?”晒太阳的老人们估计也有七八十了,虽然慈祥却是耳聋眼花,脑袋也糊涂。
老人原本是来晒太阳闲聊打趣的,如今到了晚膳时,大家都收拾板凳要走了。乾清只好打道回府,走了两步,却被人叫住。
“夏小公子又是想打听什么哟!”
只见房屋的阴影处坐着花灯婆婆。上次乾清在街上被疯婆婆纠缠时,就是这个老婆婆帮的他。
乾清赶紧上去,三言两语打听长青王爷的事。老婆婆听闻,咯咯笑道:“问这些作甚?改朝换代,人都归西喽。我还记得些长青王爷的事,那时候我还年轻,也听说过。那可是位好王爷,但是常年住在汴京城外的寺庙里。说句大不敬的话,他怎的没做皇上呢?咳,从头讲得了。他的娘亲是当年的刘妃。刘妃是街头打花鼓出身的,能入宫,已经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了。待王爷生下来,她的地位才得以保全。但是那个小王爷自幼体弱多病,故圣上赐名长青,希望如松柏般坚强,活的长久。”
乾清不由得感叹,这老婆婆记得这么清楚!老婆婆似乎是从乾清眼里读到了钦佩,就变得越发健谈:“当年真宗帝的所有儿子都早早夭折,长青一生下来身子骨就不好,刘妃便请了高人作法祈福。然而,高人却说长青八字太弱,活不长,所以把他送到了宫外的寺庙寄养,打算成年之后再回宫来。”
“那他为什么没继承皇位,反而让——”
乾清觉得这些话大逆不道,没有再说下去。老奶奶知道这是皇家忌讳,遂低声道:“长青犯了大错。”
“什么大错?”
“叛国。”
叛国,的确是一等一的大错。但是乾清深深觉得这其中有不少猫腻,因为长青身为皇子,不得志但是也是唯一的皇子,何必引来叛国之罪毁了自己一生的前途?此言真是有待考证。
老人道:“具体的事情我们是不清楚的,但是当时有来使,似乎是西夏或者是高昌回鹘的。长青似乎犯了什么大错,勾结外使,有了叛国之嫌,才使得宫中震怒。之后长青寻仙远走,才有了以后的事。”
“那……寻仙究竟是怎么回事?”
“就是街上传的那样喽,还能是怎么回事,”老奶奶摇摇头,“别的我不知道。”
乾清心里一凉。不知道?这老婆婆都不知道,那岂不是谁都不知道了!
老人继续道:“这件事到底是不是和传说一样?长青是不是永远留在仙岛?呵,这可都不一定。长青失踪不久,仁宗称帝,刘皇后便做了太后,但却一直派人驻守在河边,导致那河边没人敢去捕鱼。直到十四年后,突然……撤兵了。”
乾清半信半疑,但是据这老奶奶的说法,撤兵,很有可能是放弃搜寻了。
老奶奶睁着浑浊的双目:“也有人说,长青在数年后回来了。而真相到底如何,我们恐怕不得而知了。”
乾清暗忖,这长青王爷何等怪异,居然连史料都不曾记载,也不曾记载他回来之事。他又看了看老婆婆,不像老糊涂的样子。
“这些事,您从何处听说?”
“要说前朝之事,就要问白发宫娥了。”老奶奶叹了口气,“街口的那个疯婆子,以前就是太后身边的亲信。我是她的旧邻,这些事是她还年轻的时候讲的,恐怕只有我还记得。”
乾清一个激灵:“就是那天抓住我袖子的疯婆婆?”
“对,”老婆婆的眼睛看向远处,慢悠悠道,“疯婆婆家里就是汴京的,爹娘还有点闲钱,为了攀权贵,让女儿做了宫女。谁知,就在几十年前,这个女人就在郊外的乱葬岗被发现,但是没死透。”
“我不明白——”
“小公子,这事很常见的。当了宫女的人,若是犯了错,都是这样处理的。有钱的宫女,使点银子,这样草草了事,兴许能活命。”
乾清听后觉得一阵阴冷。老奶奶见他害怕,也无所谓的接着道:“女人奄奄一息,后来救活。然而活是活着,就是疯了。她家当初就住在这附近,她被救回来那晚,不停的恳求这什么‘太后饶命’‘我不知道’之类,我听得真真切切的。第二日天不亮,全家就搬走了。嘿,那生意铺子全都不要了。等了数年,圣上换了两个,这才回京城故乡。”
乾清摸了摸脑袋:“她九成九是犯了大事,捡了一命,就该远走他乡,何必回来?”
“落叶归根。”老奶奶平静地说着,“小少爷,你算算日子。这一晃过去了几十年,宫里那些人,本身就没有长寿的命。如今改朝换代,这些陈麻子烂谷子的事早被遗忘,一般这样的人家,都是生在汴京长在汴京的,老了,自然回来。如今疯婆子其它家人都去世了,她和她妹妹同住,也有个照应。小百姓活得不易。攀权富贵不成,在血雨腥风中全身而退,这是何其幸运的事。”
乾清一听,来了精神。他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