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精游记> 第47章 且以德报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7章 且以德报怨(1 / 2)

邓绍把早上王祁和他的说话逐一回忆,想起邓绍说过是从江苏南通把萧成山给带到清凉城的,于是他又去查阅书中有关南通的人文风土简介,发现南通竟然是河豚的原产地,这个地方的人喜食河豚,河豚本就是这地方的名菜,这里不论男女老幼无不对河豚的秉性十分熟悉。

至此,邓绍心中渐渐亮起一盏明灯,半年前夜半抛尸一案的七七八八就算是查清楚了。可是,他一转念又想到,难道因为元凶萧成山潜逃无踪,此案死无对证,自己就要领受哈密律的闷杀吗?

当晚,他把自己关在书房中,背着家人在心里计较许久,恶向胆边生,决定一不做二不休。他把哈密律的稽核文书放在一边不予理会。出门招来手下衙差,命马上暗中打听刘伯英、孙星图、朱谓能三人的当前状况。未几,衙差火速回报,称刘伯英正在夜市说书,朱谓能在家中筹办婚事,孙星图外出采货未归。

邓绍略加思索,即命差人于夜市散场后暗中缉捕刘伯英。暗中再派人手时刻盯梢誌古斋,交代他们只要孙星图一出现立刻回报,好将二人一起抓来讯问。

待得衙役不由分说地将刘伯英抓到衙门,邓绍连夜突审。怎奈刘伯英只称那日夜晚他们几个人聚在一起只是离别感伤,并没有做过任何计划谋略,对萧成山的去向根本不知。邓绍早已断定凶犯必是萧成山无疑,缉捕刘伯英,乃是要他落个口实,好佐证是萧成山做的案子。

刘伯英言之凿凿地再三强调命案与自己无关。想着事情紧急,邓绍不禁心头冒起无名火,哪里容得他巧言开脱,一不做二不休,对他连番施用大刑。可怜刘伯英一个文弱书生,怎经得起皮肉之苦。开始他还痛骂呵斥邓绍人面兽心,骂到最后实在扛不住只得招认画押,屈打成招了。

邓绍一番严刑逼供,没有大费周章就拿到刘伯英的供词。这份口供,原就是按着邓绍设想的意思来落笔的。大意是指证萧成山为泄私愤,意图投毒暗害八珍齐食客借以整垮八珍齐。对此邓绍实则大喜过望,心想侦破此案总算走过了关键的一步。眼下他只要趁热打铁,这两天再把孙星图朱谓能拿下。要是他们也嘴硬便也大刑伺候,一并要了他们的口供。这样即使抓不到萧成山,抛尸一案也算查得水落石出可以正式呈报结案了。

虽说萧成山潜逃在外是个遗憾,但缉捕逃犯与还原案发过程是两件不同的事情,缉捕逃犯大可以找借口一拖再拖。九州边界广袤无垠,凶犯又不在自己的地界内,自己轻轻松松地向刑部申报通缉令后,抓不抓得到人的责任便不再自己的身上了。那时,就算哈密律再阴险,但他凭什么来要挟自己呢?这样一来,自己依旧保住了平稳的仕途,保住了退休后那一笔还算丰厚的俸禄,也算是保住了八珍齐王祁每月都给他缴纳的分红。至于哈密律命人拿来的稽核文书,完全可以拖沓几天,到时自己有刘伯英等人供词在手,不怕他不重做修改。

次日,邓绍想好了应对之词,在衙门内安静地等了整整一天。直至月薄西山,也不见军营那边有人过来催收稽核文书的回执。邓绍冷然料想,此一着更是应验了田行逸所说。那哈密律一定也是在故意留些时间给他,但这厮想的必定是他邓绍携带了银两去低声下气地求自己疏通关系。

“嘿嘿!哈密律只管做黄梁大梦,哪里料得到我在这边紧锣密鼓地干活,已经拿到了刘伯英指证萧成山意图投毒害人以图发泄私愤的证词口供。”

仅仅过了一日,盯梢姚家的衙役便急急来报,说是孙星图已经回到清凉城的地面。邓绍暗喜,即刻发令缉捕孙醒图朱谓能归案开审。证人稳婆公提到的那一夜,并没有说到朱谓能也在场。那朱谓能兴许未有参与案发之前的谋划,但他与孙星图不避耳目地到衙门报知抛尸一案,想必也有所阴谋。邓绍要人把他一起抓来,其实是以测万全。

不料堂上一审,没审出邓绍想要的结果,倒审出这二位竟然都是练家子,筋骨皮肉比铁石还要硬得多了,与刘伯英实在是大大的不同。无论怎样用刑,他们只是一概否认,就算面对刘伯英的口供,他们也哂然不顾。邓绍急得敲破了脑袋也想不出让他们低头认罪的更好办法。心力交瘁之余,邓绍只好将二人连同刘伯英一起推入地牢,暂时分别关押了事。

是夜万籁俱静,唯有点点雪花徐徐飘落,无声无息地在地上覆盖了一层又一层,彷佛所有的事情都是在静悄悄地进行着。

清凉城的大狱里霉味刺鼻,令人难忍。这是设在地洞里的一所监牢,多年来未曾派得上用场,一直缺少修缮。此刻门外站着八个狱卒,对四围严加防守。地牢内密不透风,四周空气污浊,昏暗的灯光忽明忽暗宛如鬼火。

大圣被推进监舍后便一声不吭,他只管在临时铺就的杂草堆中假寐,直到半夜时才悄悄醒来。他先是静心地听取地牢内外的动静,察觉到地牢外的守卫多半已沉沉入睡,八戒也在对面呼噜呼噜地睡得正香。倒是旁边监舍里的刘伯英气息微弱时断时续让大圣对他不明所以。

大圣知道刘伯英身上内外有伤,言语多有不便,但是却不知道他此时睡了还是没睡。好个大圣,他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