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悟净被佛祖加封为金身罗汉之后,每日须得跟在金蝉子身后,恭听佛祖宣讲教义,他天质愚钝,冥顽不化。佛祖教义博大精深,生涩难懂,他听得是备受煎熬,越来越苦不堪言。如此经历千年。终有一日,他有意与金蝉子渐行渐远,静悄悄地退到众神身后,最后总算是无声无息地逃出了大雷音寺。他又担心被两个师兄知道后责怪,索性谁也不说谁也不找,就自顾自地过起了逍遥自在的日子。
忽一日,沙悟净心怀故旧,临时起意到灌洲灌江口走了一趟。他本想拜访显圣二郎真君与梅山兄弟诸人的,不想那一众兄弟外出未归,让沙悟净白白地扑了一个空。百无聊赖之余,沙悟净只好独自在真君庙堂中游逛观瞻。天晓得!谁也不知道他这回又是一时失手,竟把玉皇大帝馈赠给二郎神的宝莲灯跌落在地打了个粉碎。破碎声响起的那一刻,他吓得个魂飞魄散,面色全无。他想起当初在凌霄宝殿做卷帘大将的时候也是因为失手打破了王母娘娘的琉璃盏,惹得玉帝极其火冒。玉帝盛怒之下,全不念他苦修三千年的功德,也不顾众神求情,执意将他贬到人间,要他在流沙河处自生自灭、、、、、、宝莲灯绝非琉璃盏可比,它不但是仙家至宝,对玉皇大帝家里来说更是意义非凡。沙悟净面若死灰,觉得这次闯祸之大足以把天捅破,结果势必比贬谪流沙河凄惨百倍。无论是谁出面说情,一定都难于相救。他星夜逃窜,惶惶不可终日。但是作为一介神仙,他又害怕仙界全力缉拿,所以再不敢腾云驾雾以免暴露行踪,最后只得流落人间。在阴凉冷僻的地方藏藏躲躲,过着人鬼不如的日子。
在潜逃的路上,沙悟净不知道躲到哪里才能够平安无事。他不敢与凡人交谈,不敢欢娱造次,把一切磨难暗暗压在心底,过得实在是辛苦。当他狼藉一身进入了望凉山,看着这绵延数十里的山脉茫茫然就迷了路。不期然就遇到了清凉山山神。
沙悟净不知山神的底细,以为山神果真是个离群索居的世外高人。虽说自己与这突兀而现的世外高人不打不相识,但是这世外高人貌似率真耿直,而且言谈之中与他甚为交心,对在人世挫败的感触与己相同,好似大家虽然经历不同但结果都是一样的落魄寂寞。悟净对这位青木樵夫顿生知己之感。将前后细一想来,沙悟净内心暗暗感动。
这两个命苦的神仙,一时间惺惺相惜。又因神鬼与凡人一样,虽然有样貌、技能上的差异,实则心意相通。他们不知对方其实既不是什么武学奇人,也不是什么英雄好汉,他们彼此掩饰了自己真实的神仙身份,认为这样可以不使对方受到惊吓,如此两人或可以相处得更久一些。
沙悟净拭净泪水,觉得眼皮沉重,睡意渐浓。忽然,山洞洞口又再传来悉悉索索的声响,沙悟净想起先前那团毛茸茸的雪白色身影,知道是青木樵夫豢养的白猿回到洞里来了。他权当不知,闭了双眼只顾静静安睡。谁知那悉悉索索的响声越来越近,那只白猿像是越来越靠近了自己,令沙悟净感受到一股臭烘烘的肮脏秽气。
这夜,月大如盆,月光皎洁明亮,正乃是中秋月圆之夜,每每到了此时,夜之愈深,月也愈明,无论****,隐藏着的本性俱皆释放。沙悟净想到这里,暗中睁开一丝眼缝。凭籍月光,他果然看见一个怪物的背影。此怪物却不是先前的那只白猿,而是一个长相骇人的鬼怪。它头上长着结痂的尖角,尖角下是个光秃秃的大红色脑袋,后脑壳下还留着半圈黄色的卷毛,末梢扎成一条小辫。这怪物遍体毛发,上身没有衣物,下身胡乱地箍了一圈树叶和兽皮用以遮羞。怪物好像刚刚看过了沙悟净的模样,转身摇头晃脑地走到放着残羹剩饭的石桌处。
沙悟净细细倾听,见那青木樵夫睡得深沉,毫无动静,显然并不察觉,他心中暗想:“此处位于荒山野岭,远离人烟,四周怪石嶙峋,又值中秋月圆之深夜,怕是孤魂野鬼出来作祟了吧!只是万万不能让它惊吓了这位野外修炼的高人——他一个凡胎俗子,怎么见得这般凶恶丑陋的邪魔鬼怪?”
他心中正盘算怎么对付,不经意间眼神一闪,却见那个红头鬼怪伸出毛茸茸的右手,竟然朝摆在石桌上的剔肉刀子摸去。“不好,它这是要行凶!”沙悟净轻轻缩入被中,又急忙掐指念咒,把那亮晃晃的刀子变得一跳一跳地活动起来,刀子一下子掉到地上,一下子又向洞口处跳跃,红头鬼怪觉得诧异,它回过头来看看石床上的两人,以为是谁在搞鬼,但是二人却兀自沉睡。这令它煞是不解,它摸了摸头上的尖角,猫着腰鬼鬼祟祟地向洞外走去。这时,沙悟净看见它摆动两手,不经意地摩挲着腰间的树叶兽皮。悉悉索索的声响就是这样发出来的。
红头鬼怪渐渐走远,沙悟净轻轻拉开被子,纵身一跃而到洞口,忽听到不远处传来噼噼啪啪烧火的声音。他循声转到洞口旁侧,只见外面有一团篝火熊熊燃烧,周围三四丈的地方被照得通红。溅起的火星四下飞舞,一白一青的两个怪物正蹲在那里烤着一堆什么物事。沙悟净先前见到的那个红头鬼怪就在附近,头低低的,两眼盯着地上不住的搜索,好似还在寻找从洞里弹跳出来的那把尖刀。
沙悟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