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也能一目了然。
白纸黑字写的再多,都不如现成的事实有说服力。
何况青山镇地界上的百姓,已经早于其他地方得了西红柿的实惠。
这点县令大人肯定是心知肚明的,否则也不会有县令夫人身边的许妈妈找来,又是问食肆的事又是派人去菜市探看。
杨彩芽越想越笃定,眉梢眼角都是喜色。
县令大人却是心中动容。
桌上文书看也不看,三两句话就把这样的大事全权交付给他,县令大人略一犹豫,意有所指的说道,“好孩子,之前安抚流民一事多亏有你家里领头施粥。朝廷放量赈灾的公文刚下发到常刺史手上,大概腊月前粮车就能进苏州府府衙的粮仓。”
水患年年有,朝廷怎么可能没有对策。
只是流民一事都过去好几个月了,朝廷的赈灾粮才刚有了影子,可见中间有多少道关卡层层批复,才会耽搁了这么多时候。
也怪不得事情一出,无论是苏州府还是青山镇,首先动用的是当地的存粮。
她所料不错,一层层官阶不是那么好越过去的。
县令大人这是提醒她,西红柿推广一事即便没有阻力,时间上也必然要花费不少,且从地方官到京官,功劳一层层报上去,最后落在她家头上的很可能微不足道。
县令大人当她不懂这其中的门道,怕她现在话说的痛快,到最后有了结果之后,落下后悔或是埋怨。
杨彩芽微微笑起来:她倒是很想深藏功与名,但是她上头可是有人的!
青山镇往上的第一个关卡,就是苏州府府衙。
这事必然是要经过常刺史的,但中间也会经过曹卓,也许县令大人不知道,但她却是知道,曹卓后头可有定国公撑腰。
现在最缺粮食的辽东,可是定国公爱重的嫡孙曹意曦拿下的,定国公怎么可能不管辽东百姓如何?
只要这事县令大人肯去做,后续事宜就不用她在多花费其他心思,尽好本分做该做的,能做的就是。
杨彩芽思量间,起身行了个礼,正色道,“义父不必顾念我家里如何,杨家既然得了府衙嘉赏的匾额,就不能辜负官家给的荣誉。只要能为百姓为朝廷出点薄力,其他的……杨家并不贪慕。”
意思已经说的很明白,不管最后杨家能不能落到大的好处,杨家都不会去争去抢。
何况杨家再如何,也就在这江南一亩三分地上过日子,只要地方父母官心中清楚,记得杨家的好就足够了。
所谓县官不如现管,朝廷没有嘉赏,地方官员能记得杨家的好,可比什么虚名都实在。
杨彩芽直起身定定看着县令大人,目光坚毅、果断。
不带一丝其他情绪。
面对着眼前少女清澈的双眸,县令大人真正笑得开怀起来,慈爱直达眼底,起身拍了拍杨彩芽的头顶,笑道,“你这孩子是个聪敏又心善的。你的意思我明白了,这事我会紧着办。过几天可能还会派人去请你过来,有些细处我们还得好好商量商量。”
这还是认议亲之后,县令大人第一次做出符合“义父”身份的举动。
杨彩芽眉眼弯弯,乖巧的点头应下。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县令大人这才出了花厅回差房,自有衙役将杨彩芽送出去。
听着车外马蹄声,杨彩芽收敛脸上喜色,垂眸想了片刻,敲了敲车厢。
赶车的衙役放慢速度,问杨彩芽有何吩咐,就听车厢内传来温和的话音,“劳烦衙役大哥改个道,先送我去五里村。”
县衙上下的衙役都十分敬服曹卓,关于杨家的事自然心中有数。
这是要去杨家在五里村的地头,衙役一听便明白,诶了一声重新加快车速。车轮碾过地上的薄冰,停在杨家八十亩地的田埂上。杨彩芽谢过衙役相送,让他只管回去复命,便压了压帷帽,往地头的小木屋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