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东方海岛四国的覆灭与降唐,大唐帝国的光辉再一次普照大地,被誉为星辰大海的东方,早已经被唐人的舰队所占据。
东南亚的建设已经到了瓶颈,唐人的军队已经将能够探明的岛屿全部占领,泉州海港不断的有庞大的海船携带者大唐移民的群众朝着倭国、琉球、吕宋、澳大利亚等地移民。
矿产资源的开发也已经到了极限,大唐已经没有地方再掠夺到新的劳动力,矿场的资源产量已经进入了平稳发展时期。
从鸭绿江深入岛国的百姓现在都已经安顿了下来,倭国的银矿也已经被探明,现在正在倭国举行大规模的招工采矿,从倭国百姓的反应来看,他们似乎对于新的唐国统治者并没有太大的抵触情绪,他们似乎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奴性,这让那些倭国人十分容易驯化。
李二家的朝堂上新引进了一批毕业于南山书院的学子,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些新任官员上任之后,皆是把自己的这团火给烧了起来。
工部开办了”科技交流会”,礼部举办了”大唐礼仪普及政策大会”,大理寺开始对《新唐律》再一次重新修订,同时这些新任官员对于大唐的对外扩张政策清一色的呈支持态度,他们似乎没有国子监的学生那样畏首畏脚,也不像年老功高的官员那样以稳持重。
他们就像是一团团充满激情的火焰,将他们从书院中所学的拼搏、自由、梦想展现给世人,他们从来不认为唐国现如今的国土已经足够大,他们从来不满足于眼下。他们要的是乘风破浪的开创,而不是固步自封的守疆,仔得知李二征服天下的梦想之后,他们齐齐上书,表示大唐对于中亚的统治力度还有待加强。从西域出关后的土地,依旧能成为大唐的国土。。。。
。。。。
自贞观伊始,李世民登基之时,中亚地区的局势便十分微妙。这里分布着许多小国,被夹在四股大势力之间,这四大势力分别是:大唐、吐蕃、大食与突厥。任何一方都有超强的实力。这几大势力,围绕着中亚诸国,展开了一番明争暗斗。
这是一个争于实力的时代,后人可能会觉得那个时代的古人十分好战,可是。在那个时代,只有弱肉强食才是真理。打击对手是保护自己最好的手段,一旦失去这种保护手段,那么灾难便会很快来临,这就是那个时代的特色。
大唐帝国其实很早就已经抵达中亚,当初贞观初年,徐阳向李二表明自己鬼谷子的身份,同时向李二指明了世界的模样之后。李二就对徐阳口中那样一块富庶广阔的土地垂涎不已。
在降服东突厥之后的数年内,李二就派遣了不下五千人前去中亚联系诸国,建立国交。其中中亚有数十个国家前来依附,包括吐火罗、波斯等,李二对那里的局势也很看重,在中亚设立了八个都督府管辖,剑指中亚,一副中亚霸主的模样尽显。
不过这个霸主地位不断地受到来自四方的挑战。
比大唐建国略晚的大食帝国。即阿拉伯帝国,在圣战的旗帜下。狂热的信仰,以一往无前的勇气。挥舞着手中的新月弯刀收割着欧亚非三大洲的军队,将伊斯兰的势力从阿拉伯半岛拓展到整个西亚和北非,并且东扩到波斯高原。
他们一路上大杀四方,横扫无敌,铁骑所到之处,所有的城邦和小国没有丝毫抵抗之力,那些被灭国的领导人,他们被迫离开家园,其中有许多都沿着丝绸之路,逃往强大的大唐以寻求庇护,现在的鸿胪寺还停留着许多被灭国的小国君主。
大食国的军威正盛,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则是波斯萨珊帝国。波斯萨珊帝国虽然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帝国,可是在强大的大食铁骑面前,处境依旧岌岌可危。。。。
同时,青藏高原上还有一个政权是大唐在中亚统治的有力对手,那就是吐蕃,虽然在徐阳的竭力劝阻下,历史上的文成公主入藏并未发生,可是松赞干布毕竟是一代人物,没有大唐科技文化的推动,他依旧将吐蕃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军事、政治、文化方面都有着长足进步,历史上,吐蕃凭借与之相邻的大勃律国和小勃律国为跳板,一路向西,势力直抵中亚锡尔河流域。
在众多的势力的角逐下,可以想象,中亚这片土地,绝不会风平浪静,现在的平静,都是暴风雨将要来临前夕最后的平静。。。
。。。。。。。。
和大唐朝堂的朝气澎湃相比,徐阳这段时间的心情却有些沉重,那就是南山书院有一位泰斗级的人物去世了。
李纲先生,南山书院的创始人之一,享年九十三岁,他比历史上多活了七年,听一直照顾李纲先生的仆人说,李纲先生走的非常安详,落日的下午,他躺在南山书院他自己的小院的躺椅上,安详的离开了人世,离世前的最后一句话,”书院毕业的那些小子现在终于能有所作为了,老夫就算是现在就走也放心了。”
他确实是放心地走了,孙思邈道长告诉徐阳,李纲先生是因肌体老化而自然离世的,他走的时候没有一点痛苦,这对于徐阳来说,也是悲伤中最后一个好消息。
根据李纲先生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