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线:二、三线建设的布局
与经济最发达且处于国防前线的一线(指东南沿海及东北、**等地区)和位于中间的安徽、江西等二线省份相对,三线建设的范围包括四川(含今天的重庆市)、河北、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云南、贵州、陕西、青海、甘肃和宁夏13个省及自治区,他们全部位于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其中,位于大西北和大西南的七省又被称为大三线,而中部六省被相对称为**线。在其中又以贵州、四川东部山区、四川中部平原地区数量最多,企业规模最大,人口最多,尤以重庆为中心。其中,四川成都主要接收轻工业与电子工业,绵阳主要接收核工业与飞机工业,重庆则接受了解放军装备中除航天工业外绝大多数的武器制造生产,甚至包括核试验设备(816工厂)和潜艇制造业(望江造船厂);贵州贵阳主要接受光电工业,安顺主要接受飞机工业。
大三线建设是新中国在19**---1978年间展开的、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为宏大的一次工业建设运动。就是要在以四川为中心的广大西南地区建立相对于全国独立的、“小而全“的国民经济体系、工业生产体系、资源能源体系、军工制造体系、交通通讯体系、科技研发体系和战略储备体系。
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各种原因,当时中国70%的工业分布于东北和沿海地区,从军事经济学的角度看,这种工业布局显得非常脆弱,一旦战争开始,中国的工业将很快陷入瘫痪。假如我们遭到强敌的夹击,发生象日本侵略那样极端恶劣的形势,东北、华东工业区相继失守、大片国土沦丧的极端情况,我们必须依然能够退守于高山大川,保存一个“微缩中国“,在四川和西南,部署全*独立完整、门类齐全、互相协调、实用实战的交通能源、基础工业及国防工业体系,保持我们的工业化进程不至于被彻底打断,然后伺机反击。
这也是有过沉痛的历史教训才做出的决定。在1938年到1940年,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全面对中国进行战略合围时,国民政府才仓促把华东和华中250余家工厂迁入四川,结果大部分留下的工厂设备被日寇所利用。和蒋介石不同,***是有计划地实施战略布局。由于“大三线“建设,是在一个比英、法、德面积总和还要大的区域,整个经济与文化得到再造,即使没有战争,也具有难以估量的战略经济学意义。由此可见一代伟人用心可谓极其良苦!
1969年,在珍宝岛发生中苏边境大规模武装冲突,苏*********讨论了用“外科手术式“核打击消灭中国内地核基地的计划,并打算联合美国进行。面对再次的战争威胁,***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打一场恶仗“的号召,于是“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口号响彻天南海北,每一位中国人都同仇敌忾,全民备战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中国的三线建设掀起了第二次**。
大三线建设从19**年到1978年*计14年,核心时间段为19**---1972计8年,国家在主要13个省和自治区的中西部地区投入了2052。68亿元巨资,涉及600多家企、事业单位的重建、搬迁、合并,整个工程规模史无前例。几百万工人、*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万人次民工的建设者,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他们露宿风餐,肩扛人挑,用十几年的艰辛、血汗和生命,建起了星罗棋布的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
1965年7月6日,***在杭州听取周恩来和余秋里的汇报时就强调:基本建设投资太多,指标定得太高。要留有余地在老百姓那里。内地建设要鉴于过去的经验欲速而不达,还不如小一点,慢一点能达到。工业布局不能分散了,对老百姓不能*得太紧张。把老百姓*翻了不行,这是个原则问题。总之,第一是老百姓,不要丧失民心;第二是打仗;第三是灾荒。计划要考虑这三个因素。
后来周恩来将这些归纳为“备战备荒为人民“,这些成为三线建设的基本方针。在这里有一点要着重说明一下,那就是三线建设的另一个指导方针“靠山,分散,隐蔽“和“靠山,分散,进洞“。前者是周恩来在19**年1月31日提出来的,后者是1966年10月**在**工作会议上修改的。
至此,三线建设的决策正式确定。据统计:19**年后半年到1965年,在西南、西北扩建、续建和新建的大中型项目约300余项。其中钢铁14项、有色金属18项、石油工业2项、化学工业14项、化肥10项、铁道工程26项,以及交通、民航、水利、森工、纺织、轻工、建材等关键项目。其中,攀枝花钢铁联合企业和成昆铁路是三线建设最重要的两大项目。肯定了攀钢和成昆线,就肯定了三线建设成就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