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来说,见不见都无所谓。
正在路上百无聊赖地走着,听到前方一声诗歌唱响的声音:行行即长道,道长息班草……
桓、陶皆暗叹此人文采不差,只是,随即又传来一声急躁的声音“你们这群人怎么行动似老妇”,桓玄也不喜欢动作慢的人,但也不会这样骂人,这人的脾气和自己有得一拼。
走进一看,原来是一少年赶着仆人们搬家,那少年坐在车上行李上,靠着带有“谢”字的旗杆,腰间悬着酒壶,双脚随意盘起,双目半闭,面色白皙,俊美灵秀,桓玄不禁驻足观看,总觉这少年有几分熟悉。
那少年似乎察觉出有人看他,也不看桓玄,直接问道:“何人,看我作甚?”
“车上杆子似乎不牢固,我怕郎君会摔下来,毁了一张俊脸。”陶渊明替桓玄回答,周围的人忍住笑了,桓玄也是夸张地大笑起来。
那少年显然被气到了,跳下车来,随从们倒吸一口气,这郎君不好惹,拉拉陶的衣服,暗示他们道歉。
等少年一跃至桓玄面前,突然停下动作,盯着他看半天,桓玄倒是很大方地让他看个够,至近处,又想到这旗上的“谢”字,好像知道这人的身份了,问道:“看够了?”
少年粲然一笑,回答道:“灵宝叔公神采非常,晚辈当然看不够。”
果然是他,都这么大了,难怪自己一下子认不出来,桓玄欣喜异常,把他拉至身前,摸摸脸,动动头发,说道:“十年不见,转眼成才,谢客真让叔公惦念。”
听此,灵运躲开,似乎有点委屈,说道:“叔公应该早就忘了我,否则,当初君至义兴任职,离这里这么近都不肯来看我。”
“我公务繁忙……”桓玄非常没有底气地解释。
“我可不相信南郡公会忙公事!”灵运毫不客气地指出。
桓玄苦笑,他以后真不适合在官场上混,自己做得这么张扬,这孩子对自己的印象还是如此。
谢客,谢灵运,虽然年少,陶渊明对这谢家的神童也早有耳闻,原来他和桓玄也有联系,玄远在荆州,认识的人倒不少。
桓玄问灵运这么收拾打算去哪里,他回答要搬往建康,这地方太乱了,京师里的谢氏子弟都邀请他去那里发展。完了,他又说,谢若云姑姑会来送他出城,估计快赶上了。
又问若云的情况,灵运说姑姑太有个性了,临时反悔,誓不出嫁,现在比谢家的一般男子强多了。玄吃惊,不是说已经嫁进袁家了,灵运解释,那是他的小姑姑,也就是若云的妹妹善云代嫁。
桓玄沉默了,还没反应过来,就见远处一人策马而来,那身影,应该就是她了。人影渐近,让他意外的是她一身红装,长发盘于脑后,眉目清楚,身形窈窕。见到桓玄,她微微一惊,转而说道:“许久不见,南郡公安好?”
很想赞美她一句,却又不知道如何开口,只能点点头。若云要送灵运出城,灵运却说要先和桓玄畅谈一夜。
他已经不是小孩子了,自己想做的事,也不是他人能阻止的,若云只好同意,看向桓玄,眼里有几分责备。至于在哪里畅谈,是回到谢琰府中,桓玄笑说刚刚被拒绝了,若云解释可能是桓、谢两家关系向来不好。
尽管桓玄不太愿意去那里,灵运还是把他往那里拉了。
见面后,桓玄很不识趣地问他刚才为什么不方便见自己,谢琰也说不清楚,一看见是桓玄就不想见他,自在建康见过一面,他就不怎么喜欢这人,不过自己的儿子常说此人好处。而且桓玄跟着王恭二次起兵时,着实让他忙活很久,结果,自己和他还没交上手,心里还有那股郁气。
为了应付桓玄,他只说自己不相信南郡公会离开荆州到这个贼寇横行的地方,所以拒绝了。随意问,随意答,官场上也就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