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爱的囚牢> 第三章我的童年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章我的童年3(1 / 1)

我们村是个很偏远的山区,一般,我们女孩会写自己名字时,就不能再读书了,因为什么,还不是穷啊。母亲却说要让我读完初中,如果可能还要我上大学呢。

我们女孩子很早嫁人,一般十五六岁就结婚了。所以我们很小就知道嫁娶是什么意思。我们一边干活一边读书,父亲母亲每天都是累死累活的,可就这样,粮食还是不够吃,没钱,就得去别人那借。(因为我生母还没来得及分到田地就去世了,而后母还没到分地的时候,所以,我们家两个人的地要养活三个人。)

有一件事是影响我特别深刻的,这件事到现在还在激励我。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家里又没粮了,上次去叔叔家借的还没还,他也很拮据,这次也不好意思再向他借。我知道这个晚上吃完了,明天就没得吃了,心里酸酸的。

母亲说,要不我回娘家看看?父亲不同意,一来距离太远,二来当时母亲娘家是坚决反对她嫁给父亲,和母亲断绝关系了。可是怎么办?那天的晚饭大家都吃不下。

后来,父亲出去了一趟,回来后,很高兴的说村里的桂花婶答应借粮食给我们。母亲担忧的心才放下。

第二天,我跟着父亲和母亲很早就起床,挑着箩筐去桂花婶家去了。到了她家,她刚起床,看见我们来,脸色很不好看。

母亲陪着小心,“大妹子,昨晚上,你说借粮给我们,这不,我们早点来,好回去煮饭,锅里的水也刚好开了。”谁知道,她却说:“不好意思,这粮食不能借给你们了,不是我不给,而是我们家也不怎么够吃啊。”

“大妹子啊,你不是昨晚还说的好好的吗?”父亲一听急了,“你可不能这样啊,我们还指望你借的米下锅呢。”“切,你倒好意思说啊,我可不是欠你们的,这粮啊,我愿意借就借,不愿意,你还能怎么着?”母亲急的眼泪都掉下来了,还是苦苦哀求道:“大妹子啊,谁家不会有困难的时候啊,这次,你就帮帮忙?我们确实没办法了,孩子还等着吃饭上学呢。”

无论母亲他们怎么求,她都无动于衷。最后,我们挑着空空的箩筐回去了。

望着锅里开着的水,母亲泪如雨下,只好倒掉水,切了地瓜煮。父亲蹲在门口抽着旱烟,对我说了一句“晴天,爸爸对不起你。”我摇摇头,“爸,您放心,我会长大的。”父亲点点头。

这件事在我以后的人生当中,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成了我的催化剂。

其实很多时候我都知道,别人这么对我们的原因,就是因为父亲没有儿子。在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特别严重,这个时候我隐约有点后悔当初和爷爷说那番话了,只是我还小,考虑事情还不是那么成熟,那么透彻。当我透彻的时候,我已经在那个以爱为名的囚牢里苦苦挣扎了。

人啊,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如何,所以才会四处乱撞,因为年轻总是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经常不撞南墙不回头,甚至撞上南墙还不回头。

我常常望着母亲,一直想不通,为什么母亲长得那么好看,还是一个黄花大闺女,偏偏要嫁给既不很帅(当然在我眼里,他是最帅的)又穷,还带着一个拖油瓶?

后来我结婚以后,一次闲聊的时候,我向母亲问出了这个问题,当我知道答案后,只有满心的敬爱和深深的敬佩。同时为自己当初的自私而愧疚难当。

父亲和母亲相处的很好,可以用相敬如宾,相濡以沫来形容。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什么叫默契,什么叫爱情。

当母亲生病时,父亲总是万分焦急,眼里都是对母亲的怜爱和愧疚。家里穷,其实父亲是压力最大的一个,常常为了一点小钱而苦恼,所谓的“一分钱能逼死一个汉子”在父亲身上充分的体现。

父亲也想过各种办法来改变家里现状,只是,家里一穷二白的家底,加上以前为了给爷爷治病欠下一屁股债,而效果不明显。因为做什么都要本钱啊。我们老家有句俗语叫“冷就冷在风,穷就穷在债。”你要做什么事,首先要把债先还了,不然以后谁还会借钱给你?现实就是这么无奈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