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史记》书成,正本藏于皇室书府,副本留在家中。他抄留的《史记》副本,在宣帝时,被其外孙杨挥正式向外传播。《汉书.司马迁传》载其事云:“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浑,祖述其书,遂宣布焉。”由于本纪只记到汉武帝,所以西汉一代续补《史记》者有十七人,其中诸少孙补《史记》十篇,直接附骥《史记》在民间流传。四到泗的抄误,当开始于褚少孙的缀补本。另外,因为《史记》因有着鲜明的批判性与人民性,绝少阿谀,故而汉武帝命令削除了《景纪》、《武纪》。其中一部分易触犯时忌的内容,在流传本中被摘除。可以看出,司马迁当初撰写的《史记》并不符合朝廷的意愿,整个西汉,《史记》这本书是受到政府限制和批评的。西汉末的哲学家和文学家扬雄以个人名义最早攻击《史记》:“太史公记六国,历楚汉,讫麟止,不与圣人同,是非颇谬于经。”所以,《史记》的流传就出现了问题,就连东汉班固欲借助《史记》来撰写自己的《汉书》时,也叹曰:“十篇缺,有录无书”。班固的父亲班彪作《史记后传》六十五篇,一改司马迁站在人民的角度,而为统治者卫道,大量宣杨“汉德”,这也是班固一贯遵循且《汉书》完成后能在东汉大行其道的原因。今天观察一下《汉书》,我们会发现其中的基本内容还是依靠并大量抄袭了《史记》,当然,其中自有他们的创作。唐代史学家徐谦益撰写《初学记》时,当见过不同于褚少孙本的《史记》,故而记载为“四水郡”。因为在东汉使用缣帛书写记录之前,典籍的流传都是以竹简为书写体,“川”、“水”篆、隶字形相近,故而四川郡被一代代学者误传写为“泗水郡”,我们从存世文献中也能看出误传的痕迹:四川郡—泗川郡——四水郡——泗水郡。从魏晋至隋唐,以三家注为标志,形成“史记学”发展的一个高峰。东汉史家注疏的《史记》因错误较多,故多被以后的唐人注疏替代。但唐时原本的史记肯定是真容难觅的,故而唐人注疏《史记》,只能凭借衍生的版本各异的《史记》或者《汉书》,且多“以书注书”,极少考据,所以四川郡的三个错名都得到流传,其中“泗水郡”之名传播最为广泛。现存最早的《史记》本为南北朝时期的抄本残卷,最早的刻本为北宋时期的《史记集解》单刻本,南宋的黄善夫刊本为最早的‘三家注合刻本’。宋代以前的刻本都已失传。正是由于官方典籍的缺稀,宋代的乐史撰《太平寰宇记》,把丰县的枌榆社录入沛县,其他地理问题也较多。无独有偶,元代的一个大名鼎鼎的学者何焯,在校订《汉书。高祖本纪》时说:“《地理志》作水,川字传写之误。”。考订《汉书》,而不认真对比《史记》,只是想当然,让后人为之生“纸上得来终觉浅”之叹。四川郡被讹传成泗水郡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西汉在原秦四川郡、东海郡相邻的凌县,还建了一个泗水国。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4年),从东海郡分三县,封侄子刘商为泗水王,泗水国治所在凌县(今泗阳县西北),王莽代汉后废除。东汉光武帝刘秀又封其叔刘歙为泗水王,再建泗水国,不过刘歙死后很快撤销。西汉武帝时的沛郡与泗水国并存,东汉泗水国与沛国(仍治相县)并存,只是三国时期在沛县曾经有过短暂的小沛国,所以绝大多数的人忽略了这个问题,四川郡如躲在历史深处隐蔽着的老人,给后来的一批批的史学者开着不大不小的玩笑。以上种种,四川郡这个真实的名称,被遮掩了一千多年,也不足为奇了。(三)秦四川郡的设置始末、治所以及疆域。关于四川郡的设置时间,传统的说法是秦始皇二十六(前221)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亦有四十二、四十八之说),根据是《史记。始皇本纪》:“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但是这个说法已经被史学界淘汰。学界争论的焦点聚集在始皇二十三年(前218)与二十四年(前219)间。也就是《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二十三年秦王复召王翦,强起之,使将击荆,取陈以南至平舆,虏荆王。秦王游至郢陈,荆将项燕立昌平君为荆王反秦于淮南。二十四年王翦、蒙武攻荆破荆军,昌平君死。”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楚淮北之地尽入于秦。
【侯爵】翰林院庶吉士(654700381)18:07:36
”所以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据此注《睢水》下:“相县,秦始皇二十三年以为泗水郡。”后有学者从之。持二十四年之说的有以下佐证;《史记。楚世家》“(楚)王负刍五年,秦王政二十四年,秦将王翦、蒙武遂破楚国,虏荆(即楚)王负刍,灭楚名,为楚郡云。”又《王翦列传》:“二十三年,秦因乘胜略定荆地城邑,岁余虏荆王负刍,竞平荆地为郡县。”综合来看,两者皆有可能。但毕竟二者只能择其一,所以,我们需要看看秦始皇二十三、四年在四川郡周围发生了哪些重大的事情。这个问题,《史记》记载的很散乱,但是拢起来,就显得清晰多了。首先是始皇二十二年(前217)秦将李信在四川郡的(新)城父突然后撤并一败涂地。二十三年,秦王任命王翦帅六十万大军,再次攻打楚国,灭掉属于楚国的今天河南东部一部分,楚国昌文君被掳被杀。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