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好半天,眼看牛儿还在安详地吃草,牧童惊惧不安的心才稍微稳定一些。这时候,他想起掉落草丛的竹笛来。
他低头在草丛里寻找,可是竟然没有找到。
他心里一紧,连忙弯下腰来一点一点仔细搜寻。然而令人奇怪的事,竹笛竟然不见了影子。
牧童一向将竹笛珍若性命,心里一下子变得惶恐起来:“明明就落在这儿了!怎么不见了?这怎么可能啊?”
他慌慌张张地在草地上走来走去,无奈找遍了周围数十丈范围,怎么也无法找到竹笛,禁不住心里七上八下:“难道就这么丢了?究竟是谁拿去了?两位少年英气勃发,看起来不像坏人,莫非黑衣人偷偷拿了竹笛?要不然他临去时的笑容为何那样诡异?”
想到从此再也找不到笛子,他的脸上现出失魂落魄的表情,有气无力地坐在草地上,使劲地揪着自己的头发,很快将头发揪成了乱草一般。
望着周围的萋萋芳草,他的心里犹如一团乱麻:“许仙啊许仙,你竟然丢了竹笛!天呐!那可是祖父留下的唯一的纪念啊!这下可怎么办?完了……一切全完了……”
这时候,他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身世,发出阵阵自怨自怜的悲叹,同时眼前闪现着一幕幕昔日的情景。
他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牧童,却有一个十分响亮的名字,姓许,名仙,字汉文。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名字,这名字实在不容小觑。
一个人能以仙为名,显然是有些来历的。
试想,平常人家的孩子怎会取这样的大名?不怕引得天神嫉妒?人遭天嫉,肯定会倒霉的。
然而许仙的祖父却不怕,他给孙子取了这样的名字,本意就是要告诉上苍,这孩子生来就是要成仙的。
说起许仙的祖父,那可不是寻常的普通人。
三国、两晋时期,有一个大大有名的人物,姓许名逊字敬之,五岁入学读书,十岁知经书大意,此后立志为学,精通经、史、天文、地理和阴阳五行学说,尤好道家修炼术,曾经做过旌阳县令,人称许旌阳许真人。许逊活了一百三十六岁,最后在西山得道,“举家四十余口,拔宅飞升”,连家禽、家兽都带去了,其他书友正在看:。
传说的东西总是有些纰漏的。
实际上,许逊一家人并没有全部成仙,而是留下一个刚刚十岁的孙子,那就是许仙。
这件事说起来很难理解,其实却是有缘由的,要怪只能怪许仙本人。
一想起那件事,许仙就觉得懊悔不已。
从他记事时起,就听说后院有些古怪,所以总喜欢在没人的时候偷偷跑去看。
在那个深深的大院里,他见到一个相貌奇特的书生,被一条拇指粗细的铁链穿过琵琶骨,锁在一棵非常高大的铁树上。
那书生很是特别,每次见他,都要讲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
直到三年前的那一天,他又一次来到后院。
书生面色灰黄地坐在树下,整个人显得很是疲倦。见到许仙到来,他似乎显得特别兴奋,道:“我的背疮痒的利害,你帮我把膏药揭去,我就讲一个很好听的故事,保证你没有听过的。
那时许仙才十岁,听得故事有趣,自然想不到别的,帮着书生揭下背上巴掌大的黄纸。
书生显得越发兴奋起来,伸了个懒腰,笑眯眯地道:“从前有一个聪明才子,姓张名酷,因乘船渡河,被大风刮翻渡船落水。饥饿间看到一只火龙蛋,这位书生饥不择食吞下了火龙蛋,顿时脱胎换骨,浑身鳞甲,只剩一个人头未便,性情从此变得暴烈无比, 动不动在水中兴风作浪,覆船食人。有一日,这条孽龙又犯了病,竟然想把江西变为大海,于是聚集蛟党和水中精怪,兴起大水,直向城中冲去。
这一下百姓们都遭了殃。老百姓的命一项都很贱,所以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若是城里只有百姓也倒罢了,不幸的是那里偏偏有一位得道的仙真。
那位仙真眼见家宅和丹室都淹在水中,于是忍无可忍,调遣神兵天将与孽龙争斗,经过多次较量,伤亡数万天兵,终于擒住孽龙,将其锁在铁树上。”
许仙听得似懂非懂,然而看看眼前的铁树,他似乎有点明白过来。
说完这个故事,书生忽然挣脱铁链飞走了。
等到许逊闻讯赶来,登时面如死灰,呆呆地望着惊呆的许仙,一个劲地摇头叹息,连一句话也懒得说。
许仙看到祖父面色不对,不禁心中剔剔:“看来我闯了大祸。奇怪的是祖父却没有责骂一句,这是怎么回事? ”
他却不知这祸闯得实在太大了,说不定要用几世的修行才能弥补过来,又岂是三两句责骂就能挽回的?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许逊功德圆满,接玉帝旨意携全家老少移居天届。许仙则因犯下大错,飞升不得。
许真人不敢抗旨,只能将许仙叫过一旁,沉吟半天说了一句话:“仙路已绝,从此之后做个凡人吧。”然后给了他一只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