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 第143百万雄狮下江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3百万雄狮下江南(1 / 3)

第142章百万雄狮下江南

1935年红军的“红色警戒”战役,战斗最先打响的地方,正是江阴。五月三十一日凌晨两点,一艘汽油动力的小型渔船无声无息地停靠在长江舰队所在的江阴港附近。之所以使用效率较低的汽油动力而不柴油机,主要是考虑到汽油发动机噪音低的原因。

在距港口约有一千米远的地方,一具扁长状,长约两米半,宽有一米,雪茄型的推进装置被放下了水——推进装置上绑着八枚各重四十公斤的爆石皮装置。和推进装置一起下水的,是四名身着紧身潜水服,背着水下呼吸装置,足踏蛙蹼的蛙人。

这是林汉和汉娜这对穿越者捣鼓出来的德国第一代“人操鱼雷”的第一次实战。

这套水下推进装置,代号“黑鱼”。使用电池动力系统,实际上是一台微型的潜艇,使用电池供电,充满电状态下续航距离为五公里,可携带三百公斤的装备以及外挂四名潜水蛙人在水下行进。

按林汉和汉娜的设想,这种“人操鱼雷”主要是用于特种作战,潜入敌方停泊战舰的军港,将携带的爆石皮装置安装在舰底引爆。用最小的投入达到最大的作战效果的目的。历史上,二战时,英、意甚至德国,都有类似的人操鱼雷水下作战装备,在实战中都取得过很辉煌的战果。汉娜和林汉这两个穿越者的出现,让德国很早就开始研制这种装备。

受制于这个时代技术的限制。第一代的“黑鱼”并不是成功的作品,主要的缺陷是续航距离太短,水下稳定性较差,在波浪大、范围广的海港作战时限制很大。英国军舰停泊的港口,动辄都是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的纵深,夜间更有多艘巡逻艇在水面游弋,续航能力不足的“黑鱼”的航程并不足以从安全的距离发动攻击并全身而退。

但是在相对平静的长江,在夜间巡逻防护严密性极差的中国战场,“黑鱼”却有了大显身手的好机会。

江阴港,长江舰队的驻地。夜间虽然也有巡逻艇出没。巡逻的间隔周期却高达四小时一次。有时由于巡逻人员偷懒,甚至整夜都经常无人出动。而到了1935年后,由于南京国民政府财政上吃紧,燃油供应也开始吃紧。长江舰队的待遇下降。在红军有意地“引诱”下。港口警备部队的高官甚至偷偷将库存的燃油大量地倒卖给红军。甚至连巡逻艇用的柴油都偷卖掉了大半。为了“省油”。现在港湾警备部队甚至连例行的夜间巡逻都停止了。最近的一次巡逻,那得上溯到二十多天前,海军部长陈绍宽过来视察时才装模作样地在夜间走过场了一次。此外大多数的时间。港湾里的数艘巡逻艇,都是趴在码头边上晒太阳。至于港湾中原有的老式燃煤巡逻艇,则早就被长官拿去跑长江航运“帮”红军转运物资赚私房钱了。

经济上破产的南京国民政府,现在已沦落到手下的军队都要替对手“打工”的落魄地步了。

潜入江阴港的四名“水鬼”,为一洋三土配制。一洋是来自德国的蛙人教官,他亲自带队参战,是为了现场考验“黑鱼”在实战中的实际效果,以对下一代黑鱼的改进提供经验。其余三名蛙人都是他这一年帮红军训练出来的蛙人部队的学生,他们三人都姓俞,名字叫俞大,俞二,俞三,三人是一家三兄弟。原本是洪湖上讨生活的渔民,1932年时加入了洪湖红军。由于水性佳,后来被挑选出来加入了新组建的蛙人部队。

红军组建的蛙人部队目前共训练了四十名水下蛙人,这也是他们第一次进行实战。

在水下一米深的地方,“黑鱼”尾部的螺旋桨高速转动着,推动着“黑鱼”在水下前进。“黑鱼”扁平的身体两侧,各攀附着两名蛙人。

江阴的港湾内,一字排开停靠着长江舰队的三艘主力舰,正中间的是宁海号巡洋舰,左右两侧分别为九百吨级的威胜号水机母舰和德胜号水机母舰。威胜号和德胜号原本是武装商船,后来被改造成水机母舰。两舰除了能各搭载两架水上飞机外,舰首位置还安装了一门47毫米的速射炮用于自卫,火力很差。除此之外,港内还停着另外两艘百来吨级别的小型炮舰,不过潜入港中的四名蛙人根本没将他们放在眼里。

由于港内巡逻船根本就没有出动,四人如入自家后花园船驱动黑鱼,轻松潜入到宁海号巡洋舰边上,而后四人动手,开始在宁海号吃水线以下的部位安放爆石破装置。

在红军眼里,江阴港内的军舰都是未来红色共和国海军的摇篮,直接炸毁实在太可惜了。红军此战的目的,只是想将宁海号炸伤令其失去移动能力,短期内不能逃走,所以安装火乍药的位置并不是最致命的底部龙骨位置,而是舰身两侧。为了保证爆火乍后进水时舰身是坐沉而不是侧翻,安装的炸药也是有意地对称分四角安置。

二十分钟后,四枚四十公斤重的炸弓单被安置完毕。意犹未尽的四人将余下的四枚炸弓弹也一边两个,分别安装在了德盛号和威盛号船体两侧。

一切安装就序后,俞氏兄弟三人和德国教官乘黑鱼返回“母舰”渔船旁,通过渔船上的小型起重机的帮助,黑鱼被吊出水面,安放回船舱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