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知趣【二】
不知不觉中,童年的回忆,就这样结束了。尽管酸涩,但是令人回味。童言无忌,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初春明媚的阳光,透露了夏日的气息;盛夏繁茂的绿装,昭示着秋日的丰收;金秋累累的果实,昭示着冬日的萧瑟。四季轮回,秋去冬来,自然界万事万物各自演绎精彩。倘若没有经过严冬的洗礼,又怎能盼来初春的希望?我们的人类社会也好比自然界,没有了语言的联系,没有了共同的生活方式,又怎能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搭起沟通的桥梁?”
少年不知愁滋味。少年情犊初开,什么都觉得新鲜,什么都想尝试一番,记得那是一个春末夏初的季节,农家正在忙着备耕备种,我跟随父亲到田间去插秧,一开始觉得挺新鲜的,首先是扯秧,第一把秧就出尽了的洋相,关键是不会系,同样是一根稻草,人家三挽二缠就扣上了,而我就是扣不上,看上去是扣上了,可一松手就散了,急得我抓耳捞腮不知如何是好,这时父亲上前,手把手教我怎么挽,怎么缠,听起来很复杂,其实非常简单一上手就学会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 ,关公一张纸识破不值半文钱。然后是插秧,插秧关键是分秧要匀主要是大拇指和食指的协调能力,其次是中指和食指的共同作用,入泥深浅度适中,沾泥即可。看似简单的问题,说话既至。可运用起来却还是挺难的,就是在插秧的时候,我用的可是大拇指,就是使劲往下压 ,结果我全部插得是烟袋脑壳。本意是想帮忙,结果是越帮越忙。插秧讲究的是根沾泥即止,而我插的却是中间着泥,“还看什么看,返工,重新来过”。父亲呵斥着 ,我不好意思的笑笑,我知道父亲也没有什么恶意,他只是恨铁不成钢而已。于是,我的第一次学插秧就以这样的方式因失败而收场了。失败是成功之母,我算是知道了是怎么回事了,就是以浪费成本为代价 ,换取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我学会了插秧,却浪费很多的秧苗,这就是成功的代价。 人生就像一场戏,既有扣人心弦之处,又有潸然泪下之情,每个人都是这场戏中重要的角色,演艺着人生中跌宕起伏的传奇。
微笑去面对生活吧,人生的一次偶尔的失败,就让自己一蹶不振的人,是悲观的。一个会微笑的人是一个坚强的人,因为他不会在乎生活中一切霜风雪雨,就像翱翔长空的雄鹰不会惧怕突变的风云,就像横绝江河的水手不惧怕奇袭的巨浪。不管是霜风还是雪雨,他们都会学着微笑的去面对,他们知道,逃避不会扭转人生的颓势,只有拼争才能张物命运的方舟。有一句歌词“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真实的再现了此时的心里壮态。
“大树从不讥笑小草的弱小,小草虽然弱小,却增添了草原的苍绿;牡丹从不讥笑野花的朴素,野花虽然朴素,却带给大地无限生机。大树与小草,牡丹与野花之所以能够和谐共处,是因为它们之间有共同的语言,有了互相的沟通,有了心灵互动。”
少年是充满憧憬的年代,少年的记忆清晰可见,记得,那是一个黑色的傍晚,晚饭后,我们一家人照例就着煤油灯听父亲讲安禄山造反的的故事,突然发现我的母亲头上大汗淋沥,豆大的汗珠一粒粒往下滚,母亲则双手紧紧捂住腹部不停的喊“痛,痛死我了”,我依偎在母亲身傍,惊慌失措的看着母亲,痛苦的从床的这一头爬到那一头。父亲则一边安慰着母亲,一边张罗着喊人帮忙抬母亲去医院,其时,外面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帮忙的人刚把母亲抬到渡口边,瓢泼大雨接踵而下,“哎,人算比如天算,富贵在天,生死由命,随它去吧”,紧接着帮忙的人又把母亲给抬回来了,也许是回光返照,母亲居然不痛了,人也就轻松了许多,再加上,父亲不知道是谁说的一个土方。举凡是 肚子痛的人,用温盐热敷痛处,立马见效。这一招果然很灵,痛是不痛了
,减轻了母亲的痛苦,但由于假像把真相给掩盖了,这样一直挨到拂晓时分,母亲的病痛突然爆发,痛得在床上打滚,最终由于抵抗不住痛庝的折磨,驾鹤西去 ,享年四十六岁。母亲的过早离世,在我幼小的心灵深处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我曾经怨恨过父亲,是他一意孤行,坚持着不把母亲送医院,尽管当时恶劣的气候环境,实在是送不到医院,我想,父亲当时想的可能是,母亲如果死在外面怎么办,我后来才知道,死在外面的人 是不能进灵堂的。进不了灵堂,就要下十八层地狱。天啊,这是什么逻辑,我的母亲天性善良,为人厚道,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她以她那弱小的身躯支撑着这个家闯过了多少暗流险滩,曾记否,那个,肩背手提偌大的行李,胳膊上挽着麻绳拖着幼小的娇儿只身在洪水中玩命的强悍的身影,那个一肩挑二儿在目平湖的大堤上呼喊着“术术”“瘪瘪”回家的号子,迈着矫健步划,在冰天雪地健步如飞的身影,呜呼,我母含辛茹苦,天道不公,强虏我母,念天地之悠悠,独苍然而涕下。几十年来那种腕心割肉的痛庝,一直萦绕饶在心头,以至于落下了无论见着什么伤心事,包括看电视画面里的人和事都经不住痛哭失声时,身边的人以为是神经出现了问题,继而以为是老年智呆的终合定论时。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