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我的幸福宝典> 第五章我和留守儿童是朋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章我和留守儿童是朋友(1 / 6)

第五章 我和留守儿童是朋友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父母的骄傲,从人类有记忆时候起,父母与子女分离就是一件极为痛苦的事,“多情自古伤离别”,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留守就成了离别的代名词。留守儿童是经济大潮冲击下的产物,留下来的是子女对父母的无穷思念,和父母对子女的无尽的牵挂。留下来的是责任和希望,责任是指随着农民工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的问题越来越凸显。那些孤独、逆反、心理扭曲的幼小心灵,那些本该在游戏中快乐成长却过早承担家庭重担的双肩,那些本该沐浴阳光却过早凋谢的的鲜花一样的生命,需要呵护和教育,希望则是离乡背井的父母对子女的最基本的诉求,即:安全和进步。父母的诉求不算过分,学校的责任有天大,总之留守儿童是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因而我作为退休教师也只能在这里摇旗呐喊:一切为了孩子,孩子就是我们的一切。

为了留守儿童我撷取了下面几个故事,以期引起大家的注意也算是对自己一个交代吧。

留守儿童这一事物的出现是这几年的事,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杰作。那是一九八零年的一个夏天,放学后还有一群学生在操场上打球,出于教师的责任,我便上前了解了解,”哎,王浩,都放学这么久了,怎么还不回家”?

”回家,回哪个家?”

“自己的家啊”。

“报告老师,我们的家都是铁将军把门,爸妈都到广东打工去了,爷爷奶奶都到肖家台子【捉麻雀】去了,不到天黑是不会回来的。”

啊原来是这样,我望着这群大汗淋漓,满脸画糊的留守儿童,不知不觉地加入到了他们的行业,充当起了孩子王的角色,直到很晚才让他们回家,那一晚我才知道失眠是什么磁味了,我想,我们学校究竟有多少个留守儿童,怎么样才能把他们拢在一起,让他们接受正常的教育,这完全是一个新课题啊。根据心理学的观念,7-12岁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是人生观形成的黄金阶段,长大后的喜、怒、哀、乐与这个时段接受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对这批留守儿童的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大家都知道,人的一生要接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缺一不可,怎样才能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不足,让他们能够时时感受到家的温暖。唯有和留守儿童交朋友,真正意义上的朋友。

“小夏明天端午节,你把那几个留守儿童邀来我家吃粽子好吧”。

“好的老师”。

端午节那天,十来个留守儿童,早早就来到我们家,我一看还早,于是和他们聊起下周准备参加市组织的第二课堂活动竞赛的事来。

“老师,我早就准备好了,我妈上次回家时教我的剪纸艺术很好看,我就用它去参赛了”小红得意的说道。

“我画一幅漫画去参赛,内容吗,先保密,行吧”,小谈神神秘秘地说。

“我吗是写作小组的,就写一篇作文去参赛吧”。小山有些得意的说。

“好啊,大家再合计合计,互教互学吧,这次我们一定要拿几个大奖回来”,我不失时机的鼓励着说。

很快粽子端上来了,大家边吃边聊,一场聚会式的第二课堂活动不知不觉就这样完成了。

临结束时,大家又说了说[六。一]儿童节活动安排的事,然后兴高彩烈地各自散去。

儿童节那天,按照惯例学校组织了文艺汇演。 演出中,一首“天长长,夜茫茫,幼小的心儿在游荡,亲爱的爸妈啊,为了祖国更富强。怀揣着梦想,留下幼小的我,和年迈的爷爷奶奶,远离祖祖辈辈生活的故乡,千里之外打工忙。”的打油诗技惊四座,使得欢快的会场变得异常凝重,这是留守儿童的心声,他们在呐喊。

他们的父母为了让孩子们生活得更加美好,忍痛留下幼小的儿女和家人,背境离乡,支援着祖国建设,他们期盼着他们的儿女也能享受到和 其他人一样的教育。不能让他们游荡在人生的边缘。

和往常一样,每天晚饭后我习惯性的在公园边遛弯,一天傍晚,在公园的转角处,看到一群孩子在玩踩高跷的游戏,突然不知怎么回事,孩子们打起来了,我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当中横冲直闯,“不好,要出事了”。

下意识里,我三步并作两步往前赶,“小山,你干嘛呢?”我大声呵斥着。

我话音未落,只听“啪”地一声,一个男孩的头上被小山手中的高跷扎出一个大包来了。

“哇”,小男孩抱着头在地上打滚。

瞬间,周围围了一群人,公园管理员一把抓住小山不依不饶

“又是你,你爸妈呢”?

“不在家,他先打我,你想咋样”小山不服气的硬撑着,

“你这小屁孩,打人了还不认错,你是哪所学校的,明天叫你们老师来领人”,

“不用了,对不起,他是我们学校的学生,”我挤进人群,抱起被打的小男孩用手抚摸着他的头说。“来,让我看看,出血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