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查帐,免得掌柜与伙计弄鬼。
如此便形成了一在城里,一在山上的格局,两下也彼此太平。只是十多年前,华阴县十字街杀人案后,华山气宗独揽大权,并把总舵移回华山之上,华阴倒空了出来。
当时气宗说的是暂借玉女峰安身,求道长们给条活路。彼时佛兴道衰,道士们没了火种,不敢随意争斗,又看这华山派剩不下几只阿猫阿狗,便一时心软应承了这个要求。
可自来请神容易送神难,华山派既已住下,便着手翻修房舍,整理田地,再想驱逐便不容易了。尤其道士们当时生怕被官府找麻烦,不敢再组织群殴,便只好由着华山派住下去。加上华山派又肯付地租,当时道士们黑如煤炭,没了进项,对于肯付钱的金主,态度当然也要好些。华山那么大,华山气宗也占不过来,舍了玉女峰,还有别的峰头,倒没什么妨碍,因此两下也是相安无事。
可是就在前几年,全真华山内一名小道士,一夜之间发了高热,连烧了几日,醒来后,却开了慧根。找掌门讨来纸笔,下笔如有神助,文思如同尿崩。连写了数部小说,其内容皆是佛道之争,扬道抑佛。比如什么佛是道啊,洪荒流之类。先就符合了全真教的政治正确,在观内,深受好评,及至拿到书坊发售,销量火暴,竟致一时洛阳纸贵。
这小道士又再接再厉,写了个凡人如何修仙得道,白日飞升的故事。这一来更遂了百姓心意,且里面还有许多道门的专用术语,九虚之中还有一实。虽然都是扯淡,但却更具欺骗性。因此不独吸引了老百姓,就连那正经的读书人,都多有被故事吸引而神智不清者。全真华山派,在小道士的建议下,趁着这大好东风,便索性搭车售卖筑基丹、结婴果等物,赚了个盆满钵满。
可惜后来这小道士发现,这庞大的收入,都进入了门派公帐,自己并未从中分得什么好处,便发起癫来。非要嚷嚷什么多劳多得,技术入股,一人一票,票选掌门。结果这口号喊了没几天,便被掌门叫去谈人生谈理想,回来后人便发了痧,晚上没熬过去,天没亮就被叫去伺候老君了。
小道士虽然不明时务,死的恰倒好处,可人死财留。靠那些小说的收入,陈伯年的手头逐渐宽裕,加上如今万历天子信道,华山道教渐渐恢复了往日威风,又听到了一个内幕消息,便想着要收回华山地产,恢复全真旧观的事。
他的依据,乃是手上的地契,可是没想到,华山派居然卑鄙到也办了一份地契,两份地契,两个物权人,这官司便有的打了。陈伯年这份地契乃是大金朝的,而岳不群这份地契则是隆庆年的,怎么看也是岳不群略微占理,毕竟不能拿着前朝的尚方宝剑,来杀本朝的官。
可问题是大明朝的事,有时确实就没那么多道理,在南直隶那,就有人拿着一张元末时,一位红巾军将领签字的借据,去找府里要债。那知府又不是白痴,自当要验看一下借据真伪,再看是何人所借,再予以酌情处置。
哪知那持借条的人竟然倒先恼了,把这官司直打到了省宪衙门,闹的沸沸扬扬。这位陈道长,也觉得自己这金朝地契优先度应高于明朝地契。再说那块地是华山借住,谁许他们办的地契?借住自己的地方,还偷摸着去办地契,这还能不能要点脸了?因此两下争斗,闹腾个没完没了。
|d!μ*0*0.(\(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