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杰和吴通回到军部,见到了秦和与大兴驻军统领孙世成以及情报主管王川等几人。
秦和显得很平静,孙世成和王川显得有些焦急,几人见时杰进门,忙立正敬礼。
时杰到了桌边,道:“看你们的样子,好像有什么事发生了似的。”
大兴是护民军在南方地区的一个情报中转站,南方地区的情报和消息均集中到这里,然后传回信州,反过来一样。
王川将几份战报交到时杰手中,后者接过。
前面几份是关于当前各方面的情报汇总,首先是王则承、刘云已经在南线会师,自南望地区插入了敌后,切断了英军的补给线;张子敬又调了北线王任的四个师赶到南线,协从李方周;王都也抽调出了三个师及所属水军加强到刘云、王则承一线,进一步隔断英军前后方的联系。
时杰一边看,一边道:“这很好啊,如此看来,这支侵入到我方的这近五十万的英、吴联军是跑不了了。”
王川最后将一封信交给时杰,后者接过,原来是张子敬的亲笔信。
时杰打开看罢,不由怒从心起。
原来,梁国此前曾提出和亲,但因为战事的突然来临,此事就此搁浅,这回梁国竟一厢情愿的要护民军以边界的十万座城市为聘礼,将梁冰嫁给时杰。
现在他们看准南方即将展开决战,更是公然派兵逼城,王任已经有了战斗计划上报。
张子敬虽然被赋予了最大的权利,但这事关系到时杰的私事,保不准时杰愿意呢!一时没同意王任的计划,亲书一封信转到各处,寻找时杰。
时杰看完信,几乎就要起草命令,同意王任的作战计划。但提笔又放下,对众人道:“这事我考虑下。”几人离开,屋中只剩下时杰。
时杰对着地图,目光在几个战区见扫过。
梁国此举。可以说是看准了时机,李方周那里即将展开决战,王都那里也是激战正酣,再也抽不出更多的兵力支援李方周了,估计这三个师就是他最大的能力了,刘御风那里对赵国和英族的战斗也是旗鼓相当,也抽调不出多少兵力北援。
梁国虽然国力比陈国稍弱,但兵力至少也在一百二十万以上,与护民军接壤的边境又是最长的,此时与他们开战。很不确定能不能守住,若真的被梁国选择一个突破口打进来,势必将护民军的防御圈打乱,到时候,对方来个南北对进。护民军将陷入被动局面。
看来梁国也是有能人啊,懂得什么时候找准时机,自己这些年打的这些仗,还就是梁国总在每次的战争中获利。
但这次他们提的条件也太好答复了,十五座城池就赔上个公主,又一想,这可能是对方在试探。看看护民军会是什么反应,说实话,时杰敢断定,梁国也不敢轻易和护民军开战。
时杰在屋中思前想后,对着地图细细琢磨。
天近晚时,时杰拿定主意。开始给各个战区发布命令。
第一个命令,写给张子敬,由他出面,答应梁国的条件,除了梁国提出的十五座城市外。再附加七座,并且多送火药一万斤,火炮五十门,步枪两百只,手枪一百只,而且,自己会在近期内亲自带着聘礼前往梁国首都盛昌,迎娶梁冰,当然这都是假的;暗地里让,张子敬开始集中内线城市的留守部队,小批次、小建制的逐步往北线集结,时杰怕张子敬不能领会自己的全部意图,所以写的很详细,可以说把自己的所有想法都写了出来,整整写了十几张纸,完后奉上信口,打上三道红线,叫进秦和,让他亲手将信交到张子敬手中。
秦和很少接到送信这样的差事,看看信口,知道关系重大,得令后连夜启程,赶往信州。
时杰第二道命令是写给王任,让他把得自赵国的连阳、于头、章台三城移交给梁国,算是下个“定礼”,战三座城像个大犄角般插入了梁国,早是对方的心腹之患了,那就给他们,收缩回的兵力与刘御风一起,进一步厚实护民军的防线。
第三道命令是给刘御风,让他抓紧时间对英族与赵国发动一轮攻势,震慑梁国,减轻王都南线的压力。
第四道命令写给王任,既然表面上答应了和梁国和亲,就做点姿态,表面上再抽调两个或三个师去支援李方周。
第五道命令写给李方周,积极开始备战,一旦各路援军到达,必须以最猛烈的攻势快速歼灭敌人,尽早结束东南方向这种大兵团的对峙状态。
最后一道命令写给王都,让他暂时缓和向南的步伐,留出尽可能多的部队,留意李方周那里的战况,若真的出现那种大兵团胶着的态势,要果断的加入进去。
时杰做这些安排的顺序是,在示弱的姿态下,先全力解决李方周对面的敌人,而后腾出兵力全力对付梁国,必须把他们打残,他之所以给了梁国那么大一张空白支票,就是希望梁国在决战时不进来捣乱。
时杰写好这些,着专人快速送达各个战区指挥员,而后伸下腰身,才发觉天已大亮,手抚着额头,做了几个深呼吸。
时杰又看看地图,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