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铁流1911> 第149章 【战役假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9章 【战役假设】(1 / 2)

很有必要在兵工厂常驻军事装备技术审查官,以便沟通军队的装备需要、装备思想和兵工厂的研发、生产,只有如此才能生产出完全符合军队需要的武器。

左右看看,谁合适?何向东失望的发现,只能是何某人自己喽!

以炮兵为中心建设新陆军,产业基础是钢铁工业,装备基础是压制火炮和步兵火炮的结合。军团属重炮旅的15加农炮、15榴弹炮;师属炮兵团的15榴弹炮、)弹簧片的预制应力和加工工艺,需要反复进行论证。

第三个需要论证的是迫击炮的支撑、减震机构。炮弹出膛时,迫击炮身会向后运动,虽然有座钣抵消和发散一部分后坐力,但是仍会造成炮身位移,所以,迫击炮要发挥其射速快的优势,就必须解决后座问题。液体活塞加刚性弹簧是解决之道,问题又来了——以汉阳兵工厂目前的机械加工水平,如何确保在体积小、重量轻,不影响火炮便携性、可靠性的基础上,做出“超级小型液体活塞”来?做不出来的!那只能用刚性圈弹簧加全天然橡胶阻尼器。又得进行材料验证!

最后要解决的迫击炮单炮观瞄光学器材。当今中国的光学产业等于零,全部依赖进口,需要从无到有的建设,需要从无到有的培养人才。没办法,那老子就暂时不配备观瞄器材,采用望远镜观察,炮队镜修正的方式,指挥三门以上迫击炮遂行“面积覆盖”打击。这也就是把迫击炮使用**到营一级,若放到连的常规编制里,代价就太高了。

以上四个问题解决之后,迫击炮生产就没什么难度了,而且产量很容易就能上规模。

等,只能等,何向东也无法凭空变出一门迫击炮来。( )当然,他可以进口德国的、法国的,可当前德军、法军装备的迫击炮,何向东又看不起,认为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迫击炮!现代迫击炮之母——斯托克斯1迫击炮,诞生在1917年的法国。有没有可能把这个“迫击炮他妈”搬到中国来呢?

不管刘庆恩有没有腹诽,抬腕看看表,何向东留下“启动研发中间威力枪弹”的任务,拍拍屁股走人了事。

德国朋友福禄克早就等在兵工厂门口,何向东急着去借用的省议会红楼礼堂,给十一师、十五师的步、炮兵指挥官讲演“炮兵决战”。那就商务代办先生,一块儿走吧,边走边说。

其实,何向东带福禄克参加这一次规模庞大的军事讲习会的行动本身,对福禄克来说就是一颗最大的定心丸子。看,人家何将军连军事秘密都能对德国朋友敞开了!

八百多名中尉以上级军官齐聚礼堂,看似颇有声势,其实暴露出何向东系统的一大弱点——作为基本战术单位的营以上级军事主官缺乏后备,有的岗位是硬性提拔新锐军官或任用老军官“勉强应付”——一支强大的陆军需要时间的沉淀、人才的沉淀和战略、战术思想的沉淀。

临上台前,何向东对商务参赞说:“福禄克,我希望你记住,除非中德两国宣战,否则,我,何向东就是你和德国陆军最好的朋友。”

福禄克站住脚,他第一反应是——将军在暗示中德宣战?接着又想到,不可能!因为将军在过长江的交通船上还兴致勃勃的谈论工业区、兵工厂,并为在湖南合作开发钨矿定下基调,即德国投入资金和技术,采选、冶炼必须在中国完成,产出的一半归德国。

“立——正!”值星官喊出口令:“敬礼!”

八百多名最少经过两年严格军事训练的军官们闻声而动,发出“喀”的一声响,如八百杆标枪一般肃立着,一千六百多道目光从门口到台上,一直跟随他们的总司令移动。

何向东站在台上,心中颇有一些自得,看看这些年轻的**军人们,他们有了何某人的领导,不用担心卷入内战的旋涡,不用担心在现实面前头破血流,多半也不会因为功名利禄而迷失了参加**军的本真。尼玛,想想都觉得老子有些伟大!

立正,举手敬礼后,摆手示意。

“稍息!”

又是“喀”的一声响,八百多名军官以标准划一的动作就座。同时,总司令的差遣官们拉上厚厚的窗帘,扭亮了大型幻灯机的灯光,把一幅图片投射到总司令背后的白幕上。图片上有四个字——“炮兵决战”。

与会者中有一半是炮兵军官,包括组织这次讲习会并在前排就座的总司令部参谋长叶秉甲少将,炮兵司令官姜明经少将,军校炮兵主任教官周斌中校,炮十一团长周家树上校,炮十五团长朱兆熊中校,还有从炮兵出身的师长、旅长如田金榜、赵恒惕等一干人。这似乎反应出一个趋势——在何系军事集团中,炮兵军官比步兵军官更容易担任旅、师级主官。

炮兵从属于步兵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何向东觉得,矫枉必须过正!

“福禄克先生,请到前排来。”

刷——八百多人齐齐扭头看向门口那个手足无措的商务参赞。也不知参赞先生的心中作何想法,反正大家都看到那张白人的脸泛着兴奋的红光,看到穿着黑色燕尾服的外交官迈着还算标准的军人步伐嗨,外交官福禄克,你别抖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