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线大军实力最为雄厚攻击最为犀利,却存在着一个足以让大宋功败垂成的不稳定因素。Du00.coM雄才大略的孝宗皇帝违反历史进程决定御驾亲征,对于民心士气的鼓舞将是空前的,所能带来的好处自然不言而喻。
然而,这种做法所造成的隐患也是显而易见。朝堂之上对于此次出兵依然存在着反对之声,只不过面对官家愤怒的时候,那些非常懂得审时度势的重臣们选择了沉默而已。如今皇帝亲征,顶着各种名头胸怀各种抱负有着监国大权的人是不少,可真正能在关键时刻拍板做决定的却也只有那么几位。而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那位为了保命可以什么都不管,一夜狂奔数百里,还在半道上被人给吓得痿掉了的太上皇。
太上皇这次能站出来支持兴师问罪,那是被褚南给忽悠的。但在太上皇心中,这子嗣的传承或许还真就比不上自己的小命重要。如今大宋兵精粮足准备充分,在战场的优势也十分明显,想让太上皇转变观念是不太可能。
可一旦前线作战出现了不利于大宋的局面,谁能保证太上皇不在朝臣们的糊弄下来个态度上的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双拳难敌四手,猛虎也战不过群狼啊,褚南就是再厉害也不可能比满朝文武还会忽悠不是?
昔日的高宗能够用十二道金牌召回一路高歌猛进的岳武穆,如今的太上皇自然也能用同样的办法把略受小挫的孝宗皇帝从战况激烈的前线给弄回来,让他乖乖地坐到谈判桌前,跟大金国君臣一笑泯而愁。
对于将来是否会真出先那种情况,让朝中满门心思主张与敌媾和偏安一隅的重臣们有的放矢,辛大侠还真不会怀疑什么。毕竟这是两国之间真刀实枪的拼命,又不是在搞有预案的演习,谁能保证事事料敌在先?战场之上的态势瞬息万变,那可是什么事都会发生的,有些时候就算是真看穿了对手的阴谋也还得乖乖地钻进套里去,不然还怎么将计就计布下一个更大的局?
朝堂之上的大人们满腹经纶,却也有不少家伙连纸上谈兵都不会。说他们是鼠目寸光或许有点夸张,但看不懂战场之上精妙布局的肯定大有人在。这忧国忧民劝说皇帝休兵罢武的借口,还不是随手就能抓上一大把?
而即便是官家为了实现中兴大宋的梦想,为了完成有效的战略布局,而顶住了来自身后的压力。云翊的一番分析也足以让辛大侠直冒冷汗,隐隐看到这场战争的最终结局。
萨尔浒战役,完颜雍的后人野猪皮之所以能打出一场被吹嘘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除了因为大明帝国当时已经重病缠身将无战心、兵无斗志之外,更在于他充分利用了对手军令不畅,杨镐无法对麾下四路大军进行有效指挥的弱点。
同样的一幕正在发生,大宋百万雄师兵分两路齐头并进,看似来势汹汹,中间留下的空档却更大。以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而言,孝宗和虞允文之间要进行及时的敌情通报,协调两军经行配合作战,好像没那种可能。
现在战争的帷幕才刚刚拉开,这种战法的危害性还没能显现出来,可一旦大宋军队真攻入了金国境内,那形势就很可能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要知道,中原大地对于金国人来说并没那么重要,它们只是想找个地方发点小财改善一下生活而已,如果这片土地原来的主人真发了火,它们大不了就收拾好行囊,回到白山黑水之间继续钻山沟呗!可大宋能吗?一城一地的得失,对于大宋来说都是那么的重要。
随着战争的进行,大宋军队的补给线将被无限拉长,东西两路大军之间的缝隙也将逐渐扩大。熬过了最初的这段时日,逐渐冷静下来的完颜雍和他那一票手下不可能看不到这其中隐藏着的契机。不需要去考虑是不是会把这片土地折腾得赤地千里,完颜雍完全可以利用宋军两军之间的空隙,照搬他子孙后人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战法。
素有睿智的虞相公或许正是看穿了这一点,才会突发奇想派云翊去试着牵制一下纥石烈志宁的主力骑兵,让完颜雍就是想要集中兵力在局部战场上形成压倒性的优势,也没办法凑出足够的人手来。这种战法如果成功,虞相公就有了足够的兵力立即北上去配合孝宗,完成对夹谷清臣的有效合围。
而如果云翊兵败,对于虞相公来说其实也构不成多大的损失。反正那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他华夏的数十万大军可还毫发无损呢。只要能够耐得住性子,在与纥石烈志宁对峙的时候慢慢向东线靠拢,尽量不给对手留下各个击破的机会那不就行了?别看这样做能够取得大胜的几率比较小,但至少不会让大宋元气大伤。
要说这虞相公的法子损是损了点,却也是在为了大局着想,很难让人产生怨恨的心理。至少,除了云翊那小妖孽和他身边的几个榆木脑袋,别人就算是知道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也肯定不会有任何怨言。
而事实上,云翊除了在手里不停地画着圈圈,嘴上不停地诅咒虞相公以外,也没有采取其他更为恶劣的手段。虽说这小妖孽从没打算去改变历史,也没能耐延续南宋小朝廷的命脉,但他